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visa
入境護照有效期要求 | 6個月 |
入境護照有效期生效時機 | 到達 |
大洲 | 護照國家 | 簽證狀態 | 有效天數 | 操作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大洋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大洋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大洋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180天 |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大洋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大洋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大洋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大洋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大洋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 |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大洋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大洋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大洋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大洋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大洋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大洋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南美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機場名稱 | 機場英文名稱 | 所在城市 | 三字碼(IATA) | 四字碼(ICAO) |
---|---|---|---|---|
奥黑尔国际机场 | OHare International Airport | 芝加哥(Chicago) | ORD | KORD |
丹佛国际机场 | Denver International Airport | 丹佛(Denver) | DEN | KDEN |
哈里·瑞德国际机场 | Harry Reid International Airport | 拉斯维加斯(美国)(Las Vegas) | LAS | KLAS |
空港国际机场 | Sky Harbor International Airport | 凤凰城(Phoenix) | PHX | |
洛杉矶国际机场 | 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Airport | 洛杉矶(美国)(Los Angeles) | LAX | KLAX |
哈兹菲尔德-杰克逊国际机场 | Hartsfield-Jack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 | 亚特兰大(Atlanta) | ATL | KATL |
奥兰多国际机场 | Orlando International Airport | 奥兰多(Orlando) | MCO | KMCO |
达拉斯沃斯堡国际机场 | Dallas/Fort Worth International Airport | 达拉斯(Dallas) | DFW | KDFW |
洛干国际机场 | LOG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 波士顿(Boston) | BOS | KBOS |
塔克马国际机场 | Tacoma International Airport | 西雅图(Seattle) | SEA | KSEA |
一、簽證
美國簽證分為非移民簽證和移民簽證兩類。 中國公民赴美須提前申請並取得簽證。 美國簽證僅表明允許簽證持有人抵達美國口岸並提出入境申請,並不能保證可以必然進入美國。
非移民簽證適用於以特定目的為由需在美國停留一段時間的遊客、商務人士、學生或專業工作者。 常見的非移民簽證包括商務/旅遊簽證(B1和B2)、工作簽證(H、L、O、P和Q類)、學習簽證(F和M類)、交流訪問簽證(J類)等。 根據美國簽證法律法規的要求,大部分非移民簽證申請人須向簽證官證明,其在自己國家具有牢固約束力,並且在短期停留後會離開美國。
移民簽證適用於希在美國永久居留的外國公民。 一般情况下,有意移民美國的人士,只有在移民申請獲得美國公民和移民事務局(USCIS)準予後,才能辦理移民簽證。 移民申請應由符合資格的親屬或准雇主向美國的USCIS辦事處提交。 有關提交移民申請的具體資訊,請參見USCIS網站。 申請獲得批准且簽證排期到期(如適用)的個人,即有資格申請辦理移民簽證。
除在北京的駐華大使館外,美國分別在上海、廣州、瀋陽、武漢和香港開設有總領館,分別受理各自領區內的非移民簽證申請。 中國大陸居民移民簽證申請僅限在美國駐廣州總領館辦理。
中國公民通過美國國務院官方簽證預約服務網站( https://www.ustraveldocs.com/cn/zh/ )進行簽證政策諮詢、申請和預約面談。
申請人也可參攷美國國務院領事局( https://travel.state.gov/content/travel/en/us-visas.html )和美國駐華使領館( https://china.usembassy-china.org.cn/zh/visas-zh/ )相關網頁資訊。
自2014年11月11日起,中國公民申請美國商務(B1)、旅遊(B2)或商務/旅遊(B1/B2)類簽證,可獲發有效期最長為10年的多次入境簽證。 中國公民申請美國留學(F、M)或交流訪問(J)種類簽證,可獲發有效期最長為5年的多次入境簽證。
自2016年11月29日起,持有美國10年有效商務/旅遊(B1、B2、B1/B2)簽證的中國公民需通過“簽證更新電子系統(EVUS)”登記個人資訊並進行定期更新。
二、入境
所有抵達美口岸人員均須接受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CBP)執法人員檢查,包括入境、海關和農業檢查。
執法人員將查驗入境人員所持護照等旅行證件、美國簽證,掃描指紋和拍照進行比對,審查赴美理由,决定是否允許入境及入境後在美停留期限。
入境人員有可能被要求前往二次檢查區域接受進一步檢查。 接受二次檢查的入境人員將被帶到指定區域排隊等候,由另一名執法人員檢查,包括進一步問詢,檢查行李、電子設備等(根據美國法律,執法人員無須事先申請搜查令,有權對所有入境人員攜帶物品,包括箱包、電腦、硬碟、手機等進行檢查)。 二次檢查並不表示入境人員一定會有問題,或必定會被拒絕入境,建議入境人員配合、尊重執法人員並保持理性。 執法人員可能要求開啟手機,查閱簡訊及微信等存儲資訊,查證入境人員的陳述是否屬實,入境資料是否與申請簽證的資料相符,是否有移民傾向等。 如執法人員認定其中包含違法(如含有兒童色情內容),或顯示與入境目的不符等資訊,將可能導致拒絕入境、遣返甚至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遇入境高峰時,二次檢查等候時間可能長達數小時。 入境人員未經許可通常不得使用手機等與外界聯系,可能出現與外界“失聯”情况。 二次檢查結束後,入境人員無論是否被允許入境,通常可恢復與外界通訊,建議當事人主動聯系親友,報告平安。
二次檢查後,執法人員通常會做出允許(Admissible)或拒絕入境(Inadmissible)的决定。 如被拒絕入境,通常會進入快速(直接)遣送程式(Expedited Removal)。 快速遣送與法庭判决遣返不同,通常不可聘請代理律師,也不可向法庭起訴。 當事人簽證通常會被註銷,一般至少5年內不准入境。 如在入境時因刑事原因被扣留,當事人有權要求聘請律師。 執法人員也可能向當事人提供自行撤回入境申請(Withdrawal of Application for Admission),或繼續申請入境兩種選擇。 自行撤回入境申請可能避免留下被拒絕入境或遣返記錄,並可在境外重新申請簽證後再次申請入境。 如繼續申請入境而實際上又不符合入境條件,執法人員做出拒絕决定後將直接進入快速遣送程式。
被拒絕入境原因通常有未如實申報物品,或攜帶違禁品,入境資料不全,或在美實際目的與簽證類型不符等。 無論是被拒絕入境還是自動撤回入境申請,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通常會安排當事人搭乘原機或最近一個班機離境。 如無合適班機,則可能被送往移民拘押中心。
近年來,美方强化對中國赴美留學的理工科人員審查力度,重點關注持有赴美學生簽證(F1簽證)的科學、科技、工程、數學類(STEM)中國留學人員,中國留學人員在入境美國時遭美方人員滋擾、盤查、遣返以及被沒收個人電子設備的事件時有發生。 提醒赴美留學人員提高安全意識,關注赴美留學可能遭遇的相關風險,加强自我防範和保護意識及能力,冷靜妥善應對。 同時遵守美國高校相關規定,及時認真查看校方有關信件郵件並按要求及時回應,以免學業受阻。 如遇緊急情况,請及時聯系駐當地使領館尋求協助。
如對美方執法過程不滿,可採取以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一)如認為執法人員存在不正當執法行為或歧視性做法,可向美國國土安全部海關和邊境保護局投訴。 網址: https://help.cbp.gov/app/forms/complaint
(二)如認為自身民事權利及自由受到侵犯,可向美國國土安全部民事權利和自由辦公室(Office for Civil Rights and Civil Liberties)投訴。 網址: https://www.dhs.gov/office-civil-rights-and-civil-liberties
(三)可就被拒入境等造成的損失向美國國土安全部旅客賠償調查計畫(Traveler Redness Inquiry Program)申請賠償。 網址: https://www.dhs.gov/dhs-trip
三、停留
外國旅客允許入境後,美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執法人員將更新CBP電子系統,並生成電子版I-94錶(Arrival/Departure Record,入境/離境記錄),記錄入境時間、准入簽證類型、允許最長停留期以及入境旅客姓名、出生日期、護照號、國籍等資訊。 入境旅客可登入網址 https://i94.cbp.dhs.gov 査詢並列印相關記錄。 如發現資訊有誤,請及時前往最近的CBP入境機場或CBP延期檢查辦公室更正。
如在美停留時間超過允許最長停留期,將失去在美合法停留身份,所持簽證通常會自動作廢或取消,並且可能影響再次申請赴美簽證。
非移民簽證持有人如希延長在美停留時間,或改變赴美目的或身份,需在停留期滿前向美國公民和移民服務局( https://www.uscis.gov/ )提出申請。
四、出境
出境時,出境人員會再次留取指紋和拍照,並且美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執法人員可能會對出境人員進行抽查。 如被抽查,並不意味著當事人有違法行為,請不必緊張並予以配合。
五、注意事項
(一)根據美國規定,外國公民來美,其護照有效期不得少於6個月。 請於旅行前仔細檢查護照和美國簽證的有效期。
(二)請隨身攜帶申請簽證時提供的有關資料影本(如邀請信、往返機票、飯店訂單等),入境時可能需要再次提供。
(三)請仔細閱讀或詢問禁止入境物品類別,並確認未攜帶違禁品。
(四)請認真、如實填寫海關申報單等單據,如填寫有困難,可請航空公司工作人員或家人、朋友協助填寫,儘量避免因疏忽漏報、錯報而導致入境受阻。
(五)請排隊辦理入、出境手續。 排隊等候時,請保持安靜,儘量不要左顧右盼、大聲喧嘩、多次變更隊列、使用手機等,避免給執法人員留下不良印象,進而引發不必要誤會。
(六)請根據執法人員的訓示,配合檢查並按要求出示有關證明檔案。 如不會英文,可事先準備好簡單的英文字條要求提供翻譯(“I only speak Chinese. Please help me with an interpreter.”,我只講中文,請提供翻譯幫助)。 部分機場可提供普通話、粵語翻譯服務。
(七)如執法人員要求您接受調查或詢問,對通過譯員進行的,請確認譯員能如實、準確、完整傳達雙方意思。 如對翻譯內容有疑問,可提出質疑並要求更換譯員。 詢問結束後,如您被要求簽署詢問筆錄等檔案,務必仔細閱讀,確認內容無誤後再簽字。 如有疑問,請及時向執法人員提出。
(八)您可以在美執法人員同意的情况下與中國駐美使領館聯系,使領館將在職責範圍內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九)出境時,建議於飛機起飛前三小時抵達機場辦理登機手續。
(十)未成年人(18周歲以下)未與父母雙方,而是與父母一方、或其他親屬、朋友或旅行團一起入境美國時,隨行成年人應備好該未成年人父母另一方、或父母雙方簽字的授權委託書備查。 授權書最好為英文並經過公證。 內容應包括:未成年人姓名、性別、出生日期、父母一方或雙方姓名、父母未隨行原因和父母聯繫方式等資訊。
一、新冠肺炎疫苗接種
自2023年5月11日起,美國政府結束新冠疫情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取消對國際航空旅客的新冠疫苗接種要求,旅客在登機前往美國之前不再出示新冠疫苗接種證明。
二、禁止或限制入境的物品
(一)生物製品。 細菌培養物、培養基、排泄物、真菌、節肢動物、軟體動物、家畜組織、鳥類、植物、病毒或用於研究、生物學或製藥用途的載體等生物標本,須獲得美國農業部( https://www.aphis.usda.gov/aphis/resources/permits )或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 https://www.cdc.gov/orr/ipp/ )有關許可才能進口。
(二)古董文物。 進口古董文物須持有他國的出口許可證和收據等,否則帶入美國後其合法所有權可能會被質疑。 美國法律還可能限制特定類別的藝術品、手工藝品、古董等進口,有關資訊詳見美國國務院教育文化事務局網站( https://eca.state.gov/cultural-heritage-center )。
(三)農產品。 農產品可能攜有危害美國農業和環境的外來病蟲害,美國限制或禁止許多農產品入境。 入境時,土壤、植物、肉類、海鮮、茶葉、草藥等所有農產品均須申報,並接受檢查。 攜帶純茶葉數量沒有限制。 禁止攜帶幾乎所有新鮮或冷凍的水果和蔬菜(包括飛機或郵輪上發放的)。 土壤入境需獲得美國農業部準予,攜帶泥炭、沙子、粘土、石頭等需完全不含土壤或其他有機物質。 具體規定詳見美國農業部網站( https://www.aphis.usda.gov/plant-imports )
(四)貨幣。 攜帶貨幣(包括流通中的美國或其他國家的硬幣及貨幣、旅行支票、現金匯票和可流通證券等)入境額度無限制,但額度如超過10000美元(以個人或共同旅行的家庭為組織),須填寫FinCEN105錶並主動申報。 該錶可線上填寫( https://fincen105.cbp.dhs.gov/#/ ),或向美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官員索取紙質表格。 未如實申報,有可能被追究民事及刑事責任,包括沒收所持貨幣及貨幣工具。 詳見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網站( https://www.cbp.gov/travel/international-visitors/kbyg/money )。
(五)藥物。 個人僅允許攜帶出國期間必需的適量藥物。 如需攜帶藥物中含有潜在的成癮性成分或麻醉成分(如一些止咳藥、鎮定劑、安眠藥,抗抑鬱劑或興奮劑等),須向美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申報,並將藥物置於原包裝容器中,同時攜帶醫生處方或書面聲明(說明該藥物是在醫生監督下使用,且為旅行期間所需量)。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美國能合法開具的處方藥物,才能被進口作個人用途。 一般來說,美國不允許進口在美國境外購買的處方藥。 更多資訊及要求請見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 https://www.fda.gov/drugs )。
(六)寵物。 攜帶猫入境,一般無需出具健康證明,但美國部分州和航空公司會需要。 猫需在入境口岸接受檢查,如發現猫可能患有傳染給人類的疾病,會被拒絕入境; 如猫健康狀況明顯不佳,口岸獸醫會對其作進一步檢查,有關費用由寵物主人支付。 美國將中國列為狂犬病高風險國家,攜帶狗入境,狗需為6個月及以上,並持有效的CDC狂犬病疫苗接種和ISO微芯片記錄等。 具體要求及攜帶其他寵物的規定,請見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網站( https://www.cdc.gov/importation/index.html )。
更多禁止或限制入境的物品資訊及要求請見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網站( https://www.cbp.gov/ )。
三、關於徵稅的有關規定
(一)個人財產。 個人隨身攜帶的衣物、珠寶、化妝品、打獵或釣魚用具、照相機、可擕式收音機及其他個人物品如僅限個人使用,可免於徵稅。 如果是移民到美國,屬個人使用且免於徵稅的價值300美元或以上的珠寶等個人飾品,3年內不得售賣。 尚未繳稅即出售上述物品可能被查封沒收。
(二)酒精飲料。 年滿21歲的非美國居民(Non-resident)可免稅攜帶入境1公升啤酒、葡萄酒、白酒等酒精飲料,但僅限個人使用。 超過上述數量的酒精飲料將被徵稅。 除聯邦法律外,還須遵守各州有關酒精飲料州法律。
(三)煙草製品。 旅客可以免稅帶入一條香烟(200支),或50支雪茄烟,或2公斤(4.4磅)烟草或相同比例的個人烟草類製品。 產於古巴的雪茄無論是自用還是送禮均禁止入境美國。
(四)家用物品。 符合相關條件的個人,可免稅進口傢俱、餐具、書籍、藝術品等家用物品。
(五)免稅禮品。 非居民(Non-resident)可免稅攜帶價值不超過100美元的禮品入境,但須在美國停留至少72個小時。 為便於海關官員檢查,建議不要包裝禮物。
(六)郵寄的禮品。 從另一國家或加勒比受惠國郵寄的禮品零售價值不超過100美元,免於徵稅。 如該禮品寄自美屬維爾京群島、美屬薩摩亞或關島,禮品的免稅額不得超過200美元,否則將被徵稅。 注意:酒精飲料、烟草產品以及含酒精的香水不在上述規定的範圍內。
(七)在免稅店購買的物品。 在免稅店、飛機或船舶上購買的物品,如超過個人可攜帶的免稅物品的數量或金額限制,將被徵稅。 非美國居民在美國轉機過境時,如個人攜帶的物品,包括不超過4昇的酒精飲料,擬攜帶前往美國海關徵稅範圍以外的地方,且上述物品價值不超過200美元,可免於徵稅。
(八)應予徵稅的物品。 超出上述免稅範圍的物品將被徵稅。
(九)向美國運入家用物品:按規定可免稅入境的家用物品不必隨同本人入境,您可以採取郵寄托運的方法。
具體政策可查閱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網站( https://www.cbp.gov/travel/international-visitors/kbyg/customs-duty-info )。
美國國籍政策採取出生地主義,允許雙重國籍存在,但不鼓勵。 美國公民(包括雙重國籍公民)必須使用美國護照入出境美國。 美國國籍政策詳見美國國務院領事局( https://travel.state.gov/content/travel/en/legal/travel-legal-considerations.html )、美國公民和移民服務局( https://www.uscis.gov/ )網站。
一、反恐狀況
美國國土安全部現時使用國家反恐警報系統,並在其官方網站不定期發佈公告,通報一段時期美國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及發展趨勢。 當查獲充足的恐怖攻击證據時,正式對外發佈警報。 群眾可通過國土安全部網站( https://www.dhs.gov/national-terrorism-advisory-system )瞭解相關資訊(部分公告提供中文版)。
赴美前,建議關注針對平民包括外國人經常活動的地點的恐怖攻击威脅。 鑒於恐怖攻击多發生在公共場所,當身處人流密集場所時,注意保持警惕。 在美國,特別是在機場通關時,切勿隨意談及有關炸彈、恐怖主義話題,以免引起誤會,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建議赴美人員加强反恐意識,掌握必要防範技能,具體可參攷中國國家反恐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寫的《公民反恐防範手册(2021年版)》( https://www.mps.gov.cn/n2255079/n6865805/n7355741/n7355791/c8131255/content.html )。
二、治安狀況
近來,美國整體社會治安狀況惡化,大規模槍擊暴力事件頻發,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仇華反華情緒上升,社會上針對中國人的不友好言行有所增加。 社會民意撕裂,多地發生遊行示威,出現諸多打砸搶和警民對抗等情况。 美國許多都市犯罪率較高,犯罪行為主要集中在都市特定街區。 因中國公民習慣隨身攜帶現金,容易成為犯罪分子關注的目標,財物遭盜搶案件時有發生。 電信詐騙案件頻發,套路多為冒充“公檢法”、“殺豬盤”、虛擬綁架等,我人員被詐騙金額龐大。
個人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赴美人員請密切關注美國安全形勢,增强安全防範意識,謹慎前往人員密集場所或治安較差區域,並注意以下事項:
(一)關注當地治安情况。 避免前往治安狀況較差的地區,如確需前往,儘量多人同行。 不要與不相識的人攀談,避免單獨行動或夜間出行。 車輛停放在旅遊景點、購物場所時,尤其要加强安全防範,鎖閉好車窗車門,車內不要留有貴重物品。 隨身攜帶身份證件及緊急聯絡人聯繫電話,一旦發生緊急情况,有關方面可及時通知緊急連絡人並協助處理有關事宜。
(二)保管好個人財物。 避免攜帶大量現金。 留存護照資料頁影本並與原件分別存放,確保一旦護照遺失,可憑影本證明個人身份。 不要交給不相識的人看管個人物品,不要替不相識的人捎帶行李、物品。 外出時,關好住所門窗。 離開飯店時,務必檢查有無遺留物品。 上下車前,注意觀察周圍有無异常情况,不要將個人物品留在車內。 在外付款,不要公開展示所攜現金,使用信用卡結帳,確保信用卡始終不離開自己視線,以免被不法分子複製盜刷。
(三)加强安全防範能力。 提高安全防範意識,瞭解並掌握必要的應急處置和逃生技巧。 遭遇暴力搶劫時,務必把人身安全放在首位,保持鎮定,避免拼死抗爭或做出可能使犯罪分子產生誤會的動作。 若生命受到威脅,應大聲求救並尋找機會報警。
(四)防範各類電信詐騙,做到未知連結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資訊不透露、轉帳匯款多核實。 具體可參攷《海外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手册》 http://cs.mfa.gov.cn/zggmzhw/lsbh/lbsc_660514/202406/P020240627326323765614.pdf
(五)加强應對槍擊事件的意識和能力,公共場所如遇槍擊事件,可按照“RUN-HIDE-FIGHT”(跑開、躲藏、反抗)三原則應對。 首先,辨清槍擊方向,觀察周圍環境,迅速計畫合理逃生路線並丟下所有個人物品,儘快撤離; 如無法確保自己能够安全撤離,則應立即躲避,躲避在槍手視線範圍之外,尋找一切可提供掩體保護的場所躲避,儘量躲避在較大且堅固的物體後面,鎖閉或封堵入口,保持安靜,將手機靜音,不要躲入死角或移動受限的地方; 在生命安全受到直接威脅、不得不直面槍手的最後情况下,堅決採取反抗措施,採用一切手段與槍手搏鬥,奮力制服對方。
更多在美有效應對槍擊事件的知識,可參攷美國國土安全部網站相關內容( https://www.cisa.gov/topics/physical-security/active-shooter-preparedness/translated-products-and-resources )。
遭遇突發事件如需求助中國駐美國使領館,可向在場美國官員聲明您是中國公民,並要求與中國駐美國使領館聯絡。
一、颶風和龍捲風
颶風類似於發生在我國東南沿海的颱風,一般發生在6月至11月,通常伴隨強風、大雨,波及整個美國南部。 龍捲風和豪雨多發生在美國中西部,高發期在4至6月。 如計畫前往颶風或龍捲風頻發地區,建議於行前告知朋友或家人您的行程,密切關注美國國家氣象局網站( https://www.weather.gov )、當地政府機构、媒體天氣資訊和警報,熟知當地緊急求助電話、航空公司、旅遊公司、保險公司、緊急連絡人以及中國駐美國使領館領保熱線電話號碼。 如颶風或龍捲風即將來臨,請準備好水、食品、藥品等生活必需品和應急救生用品,儘量減少外出,保護好個人身份證件等重要文件,給汽車和發電機加滿油,用木板加固門窗,將戶外所有傢俱、玩具、工具等物品轉至室內存放。 如遭遇颶風或龍捲風,請遵循當地政府、學校等發佈的避難、疏散安排,做好個人防護,關注颶風引發的洪澇等次生灾害。 具體資訊及應對管道請見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網站( https://www.nhc.noaa.gov )。
二、地震
加利福尼亞州大部分地區地震頻發,尤其是舊金山位於“聖安德里亞斯斷層帶”上。 如計畫前往地震頻發地區,建議掌握地震防護知識,關注美國地質調勘探局的地震灾害計畫網站( https://earthquake.usgs.gov )、當地政府機构、媒體地震資訊和警報,準備好應急物品。 如遭遇地震,請注意以下事項:
(一)如在室內。 首先,主動蹲下,雙手和雙膝著地。 其次,用手護住頭部和頸部,以免被掉落物品擊傷。 如身處危險位置,應盡可能爬到桌下或房屋的角落處、內牆邊等更為安全的地方。 如在床上,則留在床上並用枕頭護住頭部。 注意與窗戶、外門、玻璃和任何可能掉落的物品保持距離。 如有可能,帶上安全頭盔,迅速熄滅煤氣、煙蒂或其他火種、電源。 第三,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直至震動停止。 大部分地震傷害發生在跑動中,不要在脚下還晃動時試圖從建築物往外跑。 切勿使用電梯。
(二)如在室外。 原地蹲下,並在安全情况下轉移到空曠地帶,護住頭頸,抓牢物體。 室外最大的危險是建築物,特別是出入口或外牆。 遠離建築物、橋樑、看板、大樹、街燈和電線。 如身處河堤或海邊,應儘快離開。
(三)如在駕車。 儘快把車停在路邊安全處,打開應急指示燈,留在車內,直至地震停止。 避免停在建築物、樹木、交流道和電線附近,不要駛入長橋、隧道、堤壩。 地震停止後,應謹慎前行。
(四)如被困。 用手機呼救,敲擊筦道、牆壁,或用口哨引起救援人員注意,幫助定位。 用手帕或衣物捂住口鼻。 除非不得已,不要大聲呼救,以免易吸入粉塵。 切勿用火。
三、森林火灾
美國很多乾旱地區,特別是西部,每年夏秋兩季,受高溫影響,易發生叢林山火。 在天氣乾燥風力強勁時,灌木叢的火勢蔓延十分迅速。 留意當地媒體對這類大火事件的報導,聽從當地政府相關部門應對建議。
(一)關注火灾預警
關注美國國家氣象局發佈的火灾氣象預警資訊。 如所在地區出現火情,可訪問美國國家森林局( https://www.fs.usda.gov )、美國國家跨部門消防中心( https://www.nifc.gov )、當地消防部門網站或媒體報導,跟進最新火灾進展情况。
(二)積極預防火灾
購房選擇無火災隱患的區域。 檢查房屋的防火措施。 辦理房屋火災保險,做好發生叢林火灾時的逃生計畫,嚴格遵守當地野外用火法律法規。
(三)妥善應對火灾
遇到叢林火灾應及時報警。 根據當地政府消防部門指引及時撤離。 遇火灾時,首先確保生命安全,及時撤離,切勿貪戀財物。
一、公共衛生
密切關注美當地公共衛生形勢,做好個人防範,並注意以下事項:
(一)從權威通路獲取防疫知識。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網站( https://www.cdc.gov )發佈更新當地健康衛生問題權威資訊和預防指南,針對新冠肺炎、流感、猴痘等設定有專題指南板塊。
(二)遵從相關旅行安全提醒。 關注當地政府和學校的安全提示,不要前往疾病高發地區,减少不必要群體性活動。 査詢美國各州衛生部門網站( https://www.cdc.gov/cdc-info/index.html )獲取相關資訊。
(三)如身體不適請及時就診,急診可撥打911,並告知症狀。
美國各州衛生部門電話號碼可通過以下連結査詢。 (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downloads/COVID-19_CAREKit_MAND.pdf )。
二、食品安全
美國食品衛生標準較嚴格,但食品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估測,全美每年約有4800萬人因食品衛生問題致病,12萬人需要住院治療,3000人死亡。 建議對於所有食品——無論是有機食品還是常規食品,國內種植還是進口,食用之前都用流動水徹底清洗。 對於需要削皮的水果,也要在徹底清洗後再削皮; 對瓜果等農產品,應使用清潔刷子擦洗; 對於乾果產品,可用毛巾或紙巾清潔。 食品安全常識及有關政策詳見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 https://www.fda.gov )。
美國緊急求助電話為“911”,涵蓋醫務急救、火警、匪警等各類情形。
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24小時):+86-10-12308或+86-10-65612308
中國駐美國使領館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
駐美國大使館:+ 1-202-4952216
駐紐約總領館:+ 1-212-6953125
駐舊金山總領館:+ 1-415-9296998
駐洛杉磯總領館:+ 1-213-8078052
駐芝加哥總領館:+ 1-312-3973015
提醒在美中國公民注意安全(http://www.china-embassy.org/chn/lszj/zytz/ )
電信詐騙、虛擬綁架、出行安全等方面提醒,詳見駐美使領館網站。
乘坐飛機是美國主要交通出行管道。 國內和美國有多家航空公司開通從北京、上海、廣州、香港直飛美國東西海岸、中西部各主要城市的班機。 具體班機實时資訊請査詢當地機場網站或航空公司網站,或與旅行社聯系。 進出美國機場通常可乘坐計程車、自行租車或開私家車等管道,部分機場有機場巴士(Shuttle Bus)或捷運直達。
美國主要機場包括:紐約肎尼迪國際機場(New York John Fitzgerald Kennedy International Airport)、華府杜勒斯國際機場(Washington Dulles International Airport)、舊金山國際機場(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Airport)、哈茨菲爾德-傑克遜亞特蘭大國際機場(Hartsfield-Jackson Atlanta International Airport)、拉斯維加斯麥卡倫國際機場(Las Vegas McCarran International Airport)、波特蘭國際機場(Portland International Airport)、西雅圖-塔科馬國際機場(Seattle-Tacoma International Airport)、泰德·史蒂文斯安克雷奇國際機場(Ted Stevens Anchorage International Airport)、 芝加哥奧海爾國際機場(O’Hare International Airport)、洛杉磯國際機場(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Airport)、休士頓喬治·布什洲際機場(George Bush Intercontinental Airport、達拉斯福特沃斯堡國際機場(Dallas/ Fort Worth International Airport)等,機場詳細資訊請登入各機場網站査詢瞭解。
美國的主要航空公司有聯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s)、美國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達美航空公司(Delta Airlines),西南航空公司(Southwest Airlines)等。
一、公路
美國的長途巴士因其快捷、舒適、價廉而廣受歡迎。 路線最廣的是灰狗長途汽車公司(Greyhound),除美國國內各地外,還可通達加拿大。
公交線路除紐約等大城市比較方便外,其他許多地方路線和班次較少,甚至沒有。
美國租車十分方便,可選擇自駕出行。 全美連鎖的租車公司主要有包括:Hertz,Dollar,National,Avis,Enterprise等,遍佈於全美各大機場和都市。 對於是否承認外國駕照,美國各州規定不同,建議出行前仔細査詢當地交通規定。 有關政策可查閱美國政府資訊服務網( https://www.usa.gov/non-citizen-driving 了解 如自駕,請務必詳細瞭解並嚴格遵守當地交通法規,注意行車安全。 特別提示以下事項:
(一)司機及前後排乘客均要系安全帶,兒童禁止坐在前排且須使用安全座椅(各州具體規定不同)。
(二)注意避讓行人,禮讓其他車輛。 不要超速或搶道,除非絕對必要,儘量避免鳴笛。 遇路口有“STOP”停牌標誌,必須停車,確認安全後依序通過。
(三)避免疲勞、超速、酒駕,長途駕駛最好有備選駕駛員。
(四)車內不要存放護照、錢包等重要、貴重物品,不要單獨將兒童或寵物留在車內。
(五)自駕最好攜帶電子導航儀,並提前瞭解天氣狀況和路况。 儘量在主要街道行駛,避免在夜間或雷雨、大雪等惡劣天氣情况下駕車,不要開車至人烟稀少或無照明的路段。 如迷路,不要隨意在路邊停車,可前往附近的加油站尋求幫助。
(六)如發生交通事故,請記錄以下內容: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對方駕駛員和車主姓名、住址、電話、駕照號碼、車牌號碼、汽車型號,對方車上人數、對方保險公司名稱、保單號碼等,以備索賠。 如有證人,一定要記下證人的姓名、地址和電話。 重大事故應撥打911電話報警。 建議自駕前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醫療保險和車輛保險。
二、其他
除此之外,您還可選擇乘坐火車、捷運、計程車、公交車等管道出行,請注意以下事項:
(一)留意個人錢物,留心車內動靜,如發現异常第一時間通知司機處理。
(二)等車時不要過於靠近地鐵站臺邊或馬路,以確保安全。 夜晚等車選擇在照明充足的地方。
(三)如車內乘客稀少,儘量選擇靠近司機的座位。
(四)乘坐捷運和公車應刷卡上車,不刷卡乘車在美國是違法行為,一經發現將被罰款或遭警詧拘捕,切勿擅自使用應急門進站。
(五)捷運車廂一般禁止飲食,請注意遵守。
水路交通在美國不是主要交通出行管道。 船舶一般用於貨物運輸或旅遊。 美南地區多州毗鄰大西洋和墨西哥灣,港口碼頭眾多,有不少郵輪往返與美國與加勒比國家之間。
可登入美國官方旅遊網站( https://www.visittheusa.com/ )查閱美國各州、各都市介紹,以及有關旅行指南。
一、華府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DC)
華府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 D.C.),簡稱DC(District of Columbia),是美利堅合眾國首都所在地。 它是聯邦政府的直轄區,不屬於50個自治州中的任何一個。 DC是美國的政治中心,美國國家的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機關都設在這裡,同時也是各國駐美大使館及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所在地。 DC人口約70.245萬(2018年),47.7%為黑人,40.7%為白人,3.8%為亞裔。
DC不僅是美國國家的政治中心,同時也在全球範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裡產生的每一條消息,都會對世界各地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 DC還擁有世界最大的博物館群——史密森尼博物館(共有19家博物館、畫廊及一家國家動物園),著名的大學有喬治城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美利堅大學等。
二、紐約市(New York City)
紐約地處美國的東北部,面臨大西洋,面積約為789平方公里,人口約800多萬,其中華僑華人近80萬,由五個行政區(曼哈頓區、布朗克斯區、布魯克林區、皇后區和斯坦頓島)組成。 除布朗克斯外,各區均為島嶼,由跨區橋和河底隧道相連。 紐約是天然良港,水陸空交通四通八達,有主要碼頭泊位數百個,道路約一萬公里和大機場3個。 紐約擁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移民,以歐洲裔人、非洲裔人、拉美裔人、亞裔人和猶太人為主,彙集成一個多民族和文化“大熔爐”,是美國的縮影,美國人昵稱其為“大蘋果”。
紐約是世界聞名的國際性大都會和金融貿易中心,交通便利,經濟發達。 聯合國總部、近200個常駐外交使團和100多個國家(或地區)領事代表機構在這裡。 外國銀行超過200家。 美3大全國性電視網的總部均設於紐約。
三、波士頓(Boston)
波士頓位於美國東北部,瀕臨大西洋麻塞諸塞灣,地跨查理斯河和密斯蒂河的河口,是美國新英格蘭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麻塞諸塞州的首府。 波士頓下轄77個城鎮,都市面積為124平方公里,大波士頓地區人口約400萬,華僑華人20多萬。
波士頓經濟發達,以金融、銀行、保險、商業和投資管理為主,設有新英格蘭區聯邦儲備銀行,是美國東北部的金融保險中心。 波士頓的主要工業有食品、服裝、印刷出版、金屬加工和電子電腦等。
波士頓是美國最重要的文化都市之一,市內有很多著名的大學,如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波士頓大學、東北大學、波士頓學院等。
四、舊金山(San Francisco)
華人稱為舊金山,位於加州西海岸聖法蘭西斯科半島,面積121.73平方公里。 三面環水,環境優美,是一座山城。 氣候冬暖夏涼,陽光充足,被譽為“最受美國人歡迎的都市”。 1769年西班牙人發現此地,1848年加入美國。 全市人口約87萬,其中華人25萬。 平常所說的三藩市灣區是指包括舊金山在內的鄰近九郡的總稱,共有人口870萬,其中華人約61萬。 舊金山是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也是美西海岸金融重鎮。 金融和銀行業是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美國500家大公司中,該市占10家。 該市服務業發達,其中旅遊業是第一產業,2019年吸引約2650萬遊客觀光。 2014年以來,因加州法律將涉案價值不超過950美元的砸車盜竊等犯罪行為列為輕罪,舊金山砸車盜竊案件頻發,不少遊客囙此遭受財產損失。 據統計,2019年舊金山共發生砸車盜竊案件25667起,平均每天70起。
五、拉斯維加斯(Las Vegas)
源自西班牙語“肥沃的山谷”,位於內華達州被荒凉的沙漠、半沙漠地帶包圍的唯一有泉水的山谷地區,面積293平方公里,人口約64萬。 氣候乾燥少雨,夏季酷熱,冬季寒冷多風沙。 1829年墨西哥商人發現了這塊巨大的谷地,開始在此聚居。 1854年,拉斯維加斯最早由一批移居此地的摩門教徒建立。 1890年聯合太平洋鐵路通達使這裡逐漸興旺。 1905年正式建市。 1930年胡佛水壩築成,充足的水電供應也促進了拉斯維加斯都市的發展。 1931年內華達州議會通過了賭博合法議案。 1946年拉斯維加斯出現了大型賭場。 50年代發展為以賭博為特色的著名遊覽地,60年代開闢了沙漠療養區。 都市經濟主要依賴旅遊業,2019年接待旅客逾3905萬人次。
六、波特蘭(Portland)
別名“玫瑰之城”,俄勒岡州最大都市、商業和經濟中心。 該市位於威拉米特河與哥倫比亞河交匯處,總面積376.5平方公里,人口約65萬,大波特蘭地區人口約248萬。 該市冬季溫暖潮濕,夏季炎熱乾燥。 平均年降雨量1119毫米。 19世紀90年代前,該市曾一度是美國西北太平洋地區最大的港口,後被西雅圖取代。 該市人均公園數為全美最高,森林公園是美國市區內最大的野生公園,面積約5000公頃。 該市還有世界上最小的公園,面積僅0.3平方米。 啤酒業發達,是世界上擁有啤酒廠數目最多的都市。
七、西雅圖(Seattle)
又名“翡翠城”,位於華盛頓州西部太平洋普吉特灣,北距美加邊境154公里,陸地面積218平方公里,人口約74萬,大都會地區人口350萬,其中華人約15萬人。 西雅圖依山傍水,氣候溫和,晝夜溫差較大,夏季晴朗乾燥,秋冬多雨。 該市原為印第安人定居地,1869年建市,以印第安人酋長西雅圖的名字命名。 1897年阿拉斯加“淘金熱”促使了都市迅速發展。 二戰後成為發達工業都市,現為華盛頓州和美國西北部地區金融、服務、高科技製造業、文化教育和交通重鎮,航空航太、電腦軟體、生物科技、電子通訊等產業處於領先地位。 微軟、波音、星巴克、亞馬遜、好市多等公司總部均在大西雅圖地區。
八、安克雷奇(Anchorage)
位於阿拉斯加州中南部、庫克灣頂端,阿州最大都市。 1914年作為阿拉斯加鐵路鋪設總部始建。 英文名意為“停泊”,面積5000平方公里,人口約29萬。 1964年發生9.2級大地震,因地廣人稀,僅9人直接死於地震,都市遭嚴重破壞。 重建後擴大,逐漸發展成為阿州貿易、漁業和木材加工業中心,冬季運動勝地及赴阿州其他地區旅遊中轉地。 二戰後隨著世界航空業迅速發展,其特殊地理位置優勢(到世界大部分都市航程為9小時左右)得以發揮,許多國際航班在此經停加油,被稱為“全球航線上的十字路口”。 上世紀90年代北極航線開通後,經停加油的國際航班銳減,機場一度陷入蕭條。 進入21世紀,該機場成功轉型,憑藉專業化的物流設施和高效優質的服務迅速拓展貨運業務,2005年發展成為僅次於美國孟菲斯和中國香港的全球第三大貨運機場。 現時該機場國際貨運總量中近35%源於中國市場。
九、洛杉磯(Los Angeles)
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南部,西臨太平洋,面積1215平方公里,人口約400萬,為美西部最大都市,也是全美僅次於紐約的第二大都市和第二大工業、商業、金融中心。 為全美人口、產值第一大郡洛杉磯郡郡政府所在地。 依山傍水,一年四季陽光明媚,氣候溫和,年平均僅有35天下雨。 主要產業為國際貿易、娛樂業、航空、石油、高科技、時裝、旅遊業等。 主要旅遊景點有環球影城、狄斯奈樂園、比佛利山莊等。 市區廣闊,佈局分散,交通發達,高速公路與都市街道縱橫交錯,是美重要港口。 有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南加州大學、加州理工學院等著名學府。
十、聖地牙哥(San Diego)
位於加利福尼亞州最南部,美國大陸的西南角,南鄰墨西哥,西瀕太平洋,面積840平方公里,人口142萬,為加州第二大城市、全美第八大都市。 是美國重要港口和軍事基地。 氣候溫和,日照充足,是美國氣候最宜人的地區之一。 系美國重要的高科技基地,有著名的海洋研究所、天文觀測臺。 軍事工業及航空、運輸、造船業、旅遊業發達。 近年來,生物科技、電子業、軟件及通訊產業發展較快。
十一、費尼克斯(Phoenix City)
又名“鳳凰城”,是美國亞利桑那州首府和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中心,人口166萬(2019),為全美第五大都市。 氣候溫暖、乾爽,是理想的旅遊療養地和退休定居場所。 市內建築優美,傳統與現代化並存。 主要產業有服務業、航太工業、電子工業、軍火工業等。 盛產棉花、蔬菜、柑橘類水果等。
十二、檀香山(Honolulu)
位於夏威夷群島的瓦胡島,是夏威夷首府和政治、文化、金融、軍事、教育、旅遊中心。 地處北太平洋十字路口,為海、空交通樞紐。 面積177.2平方公里,總人口約36萬(2019)。 居民中亞裔(55%)占多數。
旅遊業為檀市經濟支柱,年接待遊客300至400萬。 工業以輕工業為主,較重要的部門為制糖、罐頭、港口機械、船舶修理、出版印刷、水泥、服裝、工藝品等。 其深水良港為橫渡太平洋海輪的停靠站,全州所需糧食、燃料及工業用品多經該港輸入。 市區與瓦胡島各鎮有高速公路相連。
十三、休士頓(Houston)
休士頓是美國第四大都市,位於德克薩斯州,以能源(特別是油、氣)、醫學中心、航空工業和運河聞名世界。 休士頓港是世界第七大港口、美國最繁忙的港口,外輪噸位第一。 總部設在休士頓的財富500强公司為25個,數量僅次於紐約和芝加哥,在全美排名第三。 休士頓是世界最大的醫學中心得克薩斯醫學中心的所在地,世界最大和最重要的研究和治療機构的集中地。 休士頓還是美國27個重要大都會地區(人口超過170萬)中生活消費和房價最低的。 休士頓別稱“太空城(Space City)”,是約翰遜航太中心所在地,美國太空飛行任務監控中心也設在這裡。 休士頓是一個擁有多元文化的都市,許多外來移民的社區在此發展。 其美術館區是許多文化機构和展覽的聚集區,每年吸引約七百萬參觀者,在休士頓常能看見活躍的視覺表演藝術。
十四、達拉斯(Dallas)
達拉斯是德克薩斯州第三大都市,美國第九大都市。 達拉斯與沃斯堡、阿靈頓組成達拉斯-沃斯堡-阿靈頓城市群,是美國第四大都會區,覆蓋12個縣,總人口740萬人(2017年數據)。 達拉斯創立於1814年,1856年正式建市,主要經濟支柱為石油工業、電信業、電腦技術、銀行業和航空運輸業。 達拉斯位於美國內陸,缺少水上交通線,其蓬勃的經濟發展來自於强大的石油和棉花工業。 此外,達拉斯位於數條鐵路線和高速公路線上,陸上交通非常發達。 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與北京、上海、香港有直航航線。
十五、聖安東尼奧(San Antonio)
聖安東尼奧是德克薩斯州第二大城市,美國第七大都市。 聖市市氣候溫和,全年有300多日天高氣爽,年平均氣溫在20度左右。 聖市有10號、35號和37號洲際高速公路,擁有完善的都會高速公路網,在全美排名第二。 聖市還是美國主要旅遊城市之一,每年要接待一千萬人以上的遊客,並經常有一些大型會議在此召開。
十六、邁阿密(Miami)
邁阿密市位於佛羅里達半島南端,是國際性大都市,在金融、商業、媒體、娛樂、藝術和國際貿易等方面擁有重要的地位,是許多公司、銀行和電視臺的總部所在地。 邁阿密比特居中南美洲與北美洲的樞紐位置、海陸空交通皆十分完善、發達。 邁阿密是一個旅遊度假勝地,地處亞熱帶氣候,海岸風景秀麗,延綿不絕的白色沙灘佔據了全美國沙灘的四分之一長度,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是旅遊的旺季。
十七、亞特蘭大(Atlanta)
亞特蘭大為佐治亞州首府和最大的工商業都市,位於美國東南部,坐落在海拔350米的阿巴拉契亞山麓的臺地上,是美國三大高地都市之一。 亞特蘭大既是一座歷史名城,也是一個新興的工商業都市和文化、醫療衛生中心,1836年作為鐵路終點站而興建,是南北戰爭(1861-1865)時南軍的戰畧要地。 作為美國東南部陸空交通要地、金融中心,近二十年來,隨著北方工商業和人口南遷,亞特蘭大發展迅速,有飛機、汽車、纖維、機械、鋼鐵、食品等工業。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可口可樂公司總部設此。 亞特蘭大曾舉辦1996年第26届夏季奧運會,是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故鄉,旅遊業發達,建有多座博物館和公園。
十八、新奧爾良(New Orleans)
新奧爾良是路易斯安那州最大都市,也是美國僅次於紐約的第二大港城。 它坐落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東南部,密西西比河下游入海處,北臨龐恰特雷恩湖。 新奧爾良是美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作為北美“狂歡節”(Mardi Gras)發源地,新奧爾良狂歡節在全美享有盛名。 爵士音樂節等大小節日很多,一年四季遊客不斷。 市區有著名的法式建築區,其中有劇場、音樂廳、俱樂部等娛樂設施,也有許多有名的法國餐館,每年吸引大批遊客。
十九、芝加哥(Chicago)
芝加哥是中西部地區最大都市,地處伊利諾伊州東北角,密歇根湖的西南岸,面積606.2平方公里,人口270多萬,僅次於紐約和洛杉磯,為美國第三大都市。 芝加哥與周邊14個郡構成大芝加哥地區,人口為950萬左右,華僑華人約10萬。
芝加哥是美國重要的工業、金融和商業中心之一,有86個國家在此設立總領事館、30多家國際商會和100多家外國貿易組織在此落戶。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全球最大商品期貨交易所,芝加哥證券交易所是全美第二大證券交易所,麥考密克會展中心展位面積達25萬平方米,每年約有70多個展會在芝舉辦,累計參展人次300多萬。 芝加哥旅遊業發達,是僅次於紐約的全美第二大旅遊熱門都市,熱門景點包括密歇根湖、千禧公園、威利斯塔樓、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海軍碼頭、菲爾德博物館等。 芝加哥地區擁有82所可授予學士及以上學位的大專院校,學科齊全,每年畢業生人數達14.5萬,其中芝加哥大學和西北大學最負盛名。 芝加哥也是美重要的研發中心之一,有1200家研發機構和實驗室,其中最負盛名的是阿崗國家實驗室和費米國家實驗室。
二十、費城(Philadelphia)
費城位於美國東北部賓西法尼亞州的特拉華河畔,面積約336平方公里,人口約150萬,其中華僑華人約10萬。 費城港是世界最大的河口港之一,19世紀以來,鐵路、港口、製造業發展很快,現經濟轉型為以資訊產業、科研與金融、保險業為主,是美國東部重要的經濟都市。 費城國際機場位於市中心西南,客、貨運量在國內居前列。
費城是美國最古老、具歷史意義的都市之一,獨立戰爭期間曾在此召開兩次大陸會議和制憲會議,1790年至1800年間曾是美國首都,在美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費城高校眾多,較著名的大學有賓夕法尼亞大學、天普大學等。
一、貨幣及銀行事務
美國的貨幣單位是美元(dollar,$),紙幣面額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七種,硬幣有1美元(dollar coin)、50分(half dollar)、25分(quarter)、10分(dime)、5分(nickel)、1分(penny)六種。
在美國,人們廣泛使用信用卡(credit card)。 銀行、信用卡公司、汽油公司和百貨商店,甚至某些公用事業和汽車製造商,都發行信用卡。 除VISA/MasterCard/JCB/Diners Club Intenational/American Express等主要信用卡外,美國ATM機一般都受理銀聯(China UnionPay)業務。 外出時請儘量避免攜帶大量現金,建議刷卡消費。 在郵局或街頭便利商店(如CVS等)通常可買到Money Order(匯票),用於不接受現金和信用卡消費的補充支付方式。 此外,Apple Pay和Google Pay等電子支付方式也較為普遍。
二、購物消費
在美國大部分都市,商業區位於城中心的鬧市(downtown),大的商業機构也都集中在這裡。 美國郊區(suburban area或suburban region)(指鄰近大都會地區的地方),多有大型“購物中心”(shopping center)或商場(shopping mall)、超級市場(supermarket)和藥房(pharmacy)等。 在美國,出入某些場合或購買某些物品需滿足特定條件。 如必須年滿21歲才能飲用含酒精飲料。 在購買時,通常會要求您出示附有姓名、照片的身份證件(如護照、駕照等)。
一、注意事項
美國就醫昂貴。 建議赴美人員在出國前自行購買旅行和醫療保險,並注意區分意外險、醫療險、特殊險等不同概念,詳細瞭解理賠流程。 在美國,包括蝙蝠等野生動物可能會傳播瘟疫、狂犬病,另幾種傳染病有洛基山斑疹熱、野兔病、源於節肢動物的腦炎、季節性流行感冒、甲型肝炎等。 美國也有山谷熱病例,多發於美西南部地區(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內華達州、新墨西哥州、德克薩斯州和猶他州),其中大部分在亞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亞州。 近年來,食源性疾病如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病發病率在某些地區有增長。 其他病害還有如被毒蛇咬傷、被毒葛紮傷等。 在北部地方,冬季低溫可能造成凍傷。
二、醫療概況
美國醫療條件總體水准較高,設施完善,提供醫療的機构主要有醫院、醫生診所、護理院、康復中心、獨的診療中心和藥房等。 大型醫院配備有先進的醫療檢測設備和手術室,主要是為急診病人和重大疑難病人提供醫療服務。 普通病人看病通常到社區的醫生診所。 社區醫生診所具有規模小、數量多、分佈廣、就醫方便等特點,通常提供全身體檢、病程隨訪、家庭保健、普通內科、兒科、婦產科、矯形外科、眼科等基本醫療服務。
美國藥品分為處方藥(prescription drugs)和非處方藥(non-prescription)。 購買“處方藥物”必須憑醫生開的“處方”(prescription),“處方藥物”必須由在“藥房”任職的有執照藥劑師售出。 有些超級市場和折扣商店內也設有藥房,可以在那裡購買不需醫生開處方的非處方藥(non-prescription),如阿司匹林或普通的感冒藥。 總體而言,常用藥品在當地均可買到。
三、醫療保險
美國的醫療保險制度由社會醫療保險和私人醫療保險構成。 由於在美國看病費用昂貴,如不購買保險,個人將難以承擔巨額醫療費用,囙此不少人同時參加社會醫療保險和私人醫療保險。
(一)社會醫療保險
由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提供,面向美國公民和永久居民。 主要包括醫療保險(Medicare),即為65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項目由聯邦政府負責管理,各州間政策統一; 政府醫療補助(Medicaid),向美國低收入者提供健康保險。 在聯邦政府的指導下,各州製定自己的保險標準和內容等。
(二)私人醫療保險
商業性醫療保險公司多由私人承辦,其各種各樣的計畫彌補政府醫療保險計畫對人群享受醫療服務的限制,滿足人群不同層次的需要。 私人醫療保險經常作為一種非工資福利,由雇主為雇員支付保險金(Employer-Provided Insurance),也有人自行購買私人醫療保險。
(三)在美國際學生的健康保險
美國政府雖然未規定F-1和M-1簽證持有者一定要買健康保險,但美聯邦法規法典(22 CFR 62.14 https://www.ecfr.gov/current/title-22/chapter-I/subchapter-G/part-62/subpart-A/section-62.14 )對持有J-1簽證的交流訪問學者的保險承保範圍作出明確規定。 同時,不少教育機構強制規定外國留學生必須購買健康保險。 具體保險政策可諮詢您在美就讀院校或教育機構的國際學生或國際事務辦公室。
一、常見禮儀
公共場合,禮讓婦幼和老人,自覺排隊; 使用樓梯或乘坐滾動扶梯時應靠右行走或站立; 飲酒適量,切勿酒後鬧事; 避免大聲喧嘩; 不要在馬路、走廊上數人並排行走; 開關門時,留意身後,如有人,應按住門等候; 切勿插隊; 勿在行走時在禁烟區域吸烟,嚴禁隨地吐痰; 勿亂丟垃圾,愛護花草樹木; 不要隨意問他人年齡、婚姻、家庭、財產、薪水等私人問題; 尊重不同種族和民族的文化習慣(如穿著打扮、語言、行為等)。
二、著裝習俗
上班、赴宴應提前瞭解著裝要求,以適合時宜為主。 如:參加喪事,應著黑色或素色衣服; 進入教堂等地方,避免穿著暴露。
三、飲食禮儀
在西餐廳用餐時,先從最外面的一副刀叉開始使用,食物要用叉子壓緊,切成小塊入口; 避免在餐廳喧嘩,用餐時不發出過大聲響,喝咖啡的小湯匙用作攪拌奶品及糖。
四、小費
小費是美國的一種文化,也被視為一種社交禮儀,餐廳、理髮、美容、搬運、清潔、修理、停車、旅店和旅遊等服務均需支付小費。 在美旅遊、學習、工作、生活應入鄉隨俗,尊重當地文化,按照當地習慣支付小費,否則不但失禮,在一些極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引發衝突。
餐廳、美容、理髮小費一般為消費金額的15%-20%,機場、飯店搬運行李小費一般1-2美元/件,客房服務小費3-5美元/天,計程車小費為車資的15%—20%左右,參加旅行團,導遊小費多為5-10美元/天。
一、電源
美國標準電源電壓為110伏、60赫茲。 美式插座為兩相扁頭,三相為兩扁一圓,可在出發前在國內購買美式轉換插座。
美國通訊發達。 美國的電話號碼都是十位數,其中七位數是基本的受話號碼,七位數前還有三位數為“區號”(area code)。 每個“區”(area)管轄的範圍很廣,有時甚至包括整個州。 有些州,特別是個別大都會地區電信用戶數量龐大,撥打電話須同時撥打三位數區號和七位數受話號碼。 一般市內電話,撥區號+電話號碼,同一地區電話之間互相通話不撥地區號碼。 長途電話在十位數電話號碼前加“1”。 國際通話撥011+國家代碼+地區號碼+電話號碼。 電話及互聯網運營商主要包括AT&T、T-mobile、Verizon、COMCAST等。
二、郵政
美國郵遞區號為五位數,以此標明地址位於哪個郵區(postal zone)。 美國每個都市都有一個郵政總局,較大的都市則有幾個提供全方位服務的郵政分局和提供有限服務的郵政所或郵政點。 郵政點有時附設於某個商店或某個雜貨店。 許多大學都在校園裏某個地方設定郵政所或郵政服務點。 這類郵政所和郵政點出售郵票,提供最低限度的郵政服務,諸如郵寄信件、郵包到美國國內各地。 通過美國郵政寄出郵包的重量和大小都有限制,具體費用和有關限制可向郵局瞭解。 有關資訊可參閱美國政府資訊服務網站( https://www.usa.gov/agencies/u-s-postal-service )。
三、快遞
美國主要商業快遞公司有USPS、UPS、FedEx等,可通過快遞公司網站跟踪快遞、線上服務、査詢營業網點等。
火、警、急救電話:911
查號臺(英文):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