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ed Kingdom passport
ISO代碼 | GB |
承認雙重國籍 | 是 |
地區人口 | 67,791,400 |
大洲 | 護照國家 | 簽證狀態 | 有效天數 | 操作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30天 |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180天 | |
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大洋洲 |
|
電子訪客簽證 eVisitors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3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3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 | |
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3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30天 |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240天 | |
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30天 | 申請簽證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18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3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 |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3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亞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3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 |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大洋洲 |
|
電子訪客簽證 eVisitors |
60天 | 申請簽證 |
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180天 | |
北美洲 |
|
電子票 E-Ticket |
3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亞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30天 |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15天 | 申請簽證 |
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免簽證 (EASE) Visa-free (EASE) |
30天 | 申請簽證 |
大洋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12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3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180天 | |
北美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360天 |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3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30天 | 申請簽證 |
北美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18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90天 | |
大洋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60天 | |
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45天 | |
非洲 |
|
預先登記 Pre-enrollment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免費落地簽證 Free visa on arrival |
30天 | |
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3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亞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30天 |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30天 | |
亞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30天 | |
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30天 | |
亞洲 |
|
數字入境卡 Digital Arrival Card |
9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30天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大洋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180天 | |
大洋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3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30天 |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30天 |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180天 | |
北美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大洋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150天 | 申請簽證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大洋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3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180天 |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30天 |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180天 |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42天 | |
大洋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9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15天 | |
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旅客註冊 Tourist registration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3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大洋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45天 | |
非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30天 | |
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30天 | 申請簽證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180天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南美洲 |
|
旅遊卡 Tourist card |
9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45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60天 | |
大洋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31天 |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 |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大洋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30天 | |
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30天 | |
大洋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120天 | |
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大洋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18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入境卡 Arrival Card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180天 |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3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3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3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電子旅行授權 (eTA) eTA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 | |
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45天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180天 | |
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180天 | |
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國 名】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面 積】 24.41萬平方公里(包括內陸水域)。 英格蘭地區13.04萬平方公里,蘇格蘭7.88萬平方公里,威爾士2.08萬平方公里,北愛爾蘭1.41萬平方公里。
【人 口】 6759.6萬(2022年)。 官方語言為英語,威爾士北部還使用威爾士語,蘇格蘭西北高地及北愛爾蘭部分地區仍使用蓋爾語。 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占總人口的51%),主要分英格蘭教會(亦稱英國國教、聖公會)和蘇格蘭教會(亦稱長老會)。 另有天主教會及伊斯蘭教、印度教、錫克教、猶太教和佛教等較大的宗教社團。
【首 都】 倫敦(London),人口883萬(2022年)。 最熱月份為7月,氣溫通常在16-24℃; 最冷月份為1月,氣溫通常在5-9℃。
【貨 幣】 英鎊(1英鎊約合1.30美元)(2024年10月)
【國家元首】 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1948年11月出生,2022年9月登基,2023年5月6日加冕。
【簡 况】 島國,位於歐洲西部,由大不列顛島(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愛爾蘭島東北部和一些小島組成。 隔北海、多佛爾海峽、英吉利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 海岸線總長11450公里。 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 通常最高氣溫不超過32℃,最低氣溫不低於-10℃。 北部和西部的年降水量超過1100毫米,其中山區超過2000毫米,中部低地為700-850毫米,東部、東南部只有550毫米。 每年2-3月最為乾燥,10月至翌年1月最為濕潤。
西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受羅馬帝國統治。 後盎格魯、撒克遜、朱特人相繼入侵。 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 829年英格蘭統一,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 1066年諾曼第公爵威廉渡海征服英格蘭,建立諾曼第王朝。 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士合併。 1640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1649年5月19日宣佈為共和國。 1660年王朝復辟。 168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併,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併。 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 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 1921年愛爾蘭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北部6郡仍歸英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落,世界霸權地位逐漸被美國取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嚴重削弱英經濟實力。 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繼獨立,英殖民體系開始瓦解。 但英仍是英聯邦盟主,現時英聯邦有56個成員國。 英官方稱在海外有14塊領地。 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2020年1月退出歐盟。
【政 治】 2016年6月,英舉行英歐關係公投,脫歐選項以51.9%支持率勝出,首相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隨後宣佈辭職。 7月,特雷莎·梅(Theresa May)接任保守黨新黨首,成為繼撒切爾後英國歷史上第二比特女首相。 2017年6月,英提前舉行大選。 梅領導保守黨繼續保持議會第一大黨地位,但未能贏得過半席位。 2018年11月,英政府同歐盟談判達成《脫歐協議》和《未來英歐關系框架政治宣言》,但在英議會下院接連受挫,梅在黨內壓力下卸任保守黨黨首。 7月,鮑裏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當選保守黨新黨首,就任首相。 12月,約翰遜率保守黨在提前大選中以較大優勢獲勝,連任首相。 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脫離歐盟,結束47年歐盟成員國歷史,過渡期11個月。 2020年12月24日,英歐宣佈達成《貿易與合作協議》,倫敦時間2020年12月31日23時(布魯塞爾時間2021年1月1日零時)脫歐過渡期結束,協定付諸實施,英歐關係總體平穩過渡。 2022年7月,約翰遜在黨內壓力下宣佈辭職。 9月,時任外交發展大臣伊麗莎白·特拉斯(Elizabeth Truss)當選保守黨黨首並接任首相,後於10月辭職。 同月,前財政大臣裏希·蘇納克(Rishi Sunak)當選保守黨黨首並出任首相。 2024年7月4日,工黨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大選上臺執政,黨首基爾·斯塔默(Keir Starmer)出任首相。
【蘇格蘭和威爾士地方議會和政府】 1999年5月,蘇格蘭和威爾士選舉成立地方議會,分別設129和60個議席。 7月1日,兩地議會和政府正式運作。 蘇格蘭議會在地方政務、司法、衛生、教育、經濟發展等方面享有一定的立法權和行政權,並享有部分徵稅權,可將所得稅的基本稅率浮動3%。 經英中央政府授權,蘇格蘭地區於2014年9月18日就是否脫離英國實現獨立舉行公投。 結果顯示,55%民眾反對獨立,45%支持,公投未獲通過。 現任蘇格蘭首席部長約翰·斯文尼(John Swinney)。
威爾士議會主要在就業、衛生、教育和環境等問題上擁有決策權,但沒有調整稅率的權力。 現任威爾士首席部長埃盧妮德·摩根(Eluned Morgan)。
【北愛爾蘭自治政府】 1998年4月10日,英國和愛爾蘭政府及北愛爾蘭衝突各方簽署和平協定,英向北愛移交地方事務管理權,愛爾蘭放弃對北愛領土的主權要求,之後選舉產生北愛地方議會,推舉成立由北愛多黨分享權力的北愛自治政府,行使除國防、外交和稅收之外的立法和行政權。 由於北愛各派在繳械等問題上的爭執,英政府先後4次被迫中止北愛政府的運作。 經過多次波折,2005年7月28日,愛爾蘭共和軍發表聲明,宣佈從即日起放弃武裝鬥爭,不再從事任何非和平活動。 隨後,英政府拆毀在北愛的部分軍事設施並分階段撤軍。 2007年3月9日,北愛舉行地方議會選舉,民主統一黨和新芬黨得票總數過半。 5月8日,北愛各方經過艱苦談判,就權力分配達成妥協,北愛地方聯合政府宣告重啓。 2010年2月,民主統一黨和新芬黨就移交警務和司法權問題達成協議,北愛的警務和司法權從英議會移交至北愛地方議會。 2015年9月,聯合政府因愛爾蘭共和軍前成員遇刺事件引發危機,北愛地方政府首席部長彼得·羅賓遜(Peter Robinson)率多位部長辭職。 12月,阿萊娜·福斯特(Arlene Foster)當選民主統一黨新黨首並擔任北愛地方政府首席部長,新芬黨的馬丁·麥吉尼斯(Martin McGuinness)任副首席部長。 2017年1月,麥吉尼斯宣佈辭職,以抗議福斯特力推的“可再生熱能激勵項目”。 根據1998年和平協定相關安排,副首席部長辭職後,首席部長不能單獨完全履職,北愛爾蘭政府無法正常運轉。 3月,北愛爾蘭提前舉行議會選舉。 北愛爾蘭兩大政黨民主統一黨和新芬黨得票領先。 在選舉產生的90名議員中,民主統一黨占28人,新芬黨27人,均未過半。 2020年1月,民主統一黨和新芬黨達成聯合組閣協定,阿萊娜·福斯特續任首席部長,新芬黨副黨首米歇爾·奧尼爾(Michelle O'Neil)出任副首席部長,北愛地方政府恢復運作。 2021年5月,因黨內反對,福斯特辭去民主統一黨黨首,並於6月底辭任首席部長,保羅·吉萬(Paul Givan)接任。 2022年2月,吉萬因反對《北愛爾蘭議定書》辭任首席部長,北愛地方政府陷入停擺。 5月,新芬黨在北愛爾蘭議會選舉中贏得29.0%的得票率和27個議席,躍居北愛爾蘭議會第一大黨。 2023年5月,新芬黨在北愛地方選舉中贏得11個地方議會共462個議席中的144席,保持北愛第一大黨地位。 2024年2月,新芬黨副黨首米歇爾·奧尼爾(Michelle O'Neil)出任首席部長,民主統一黨成員埃瑪·利特爾-彭傑利(Emma Little-Pengelly)出任副首席部長,北愛地方政府恢復運作。
【憲 法】 英國憲法由成文法、習慣法、慣例組成,而非單一獨立檔案。 主要包括大憲章(1215年)、人身保護法(1679年)、權利法案(1689年)、議會法(1911、1949年)以及歷次修改的選舉法、市自治法、郡議會法等。 政體為君主立憲制。 君主是國家元首、最高司法長官、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國教聖公會的“最高領袖”,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軍官、各屬地的總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國聖公會的高級神職人員等,並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準予法律,宣戰媾和等權力,但實權在內閣。
【議 會】 最高立法機構,由君主、上院(貴族院)和下院(平民院)組成。 上院議員包括王室後裔、世襲貴族、終身貴族、教會大主教及主教。 1999年11月,上院改革法案獲得通過,除92人留任外,600多名世襲貴族失去上院議員資格,非政治任命的上院議員由專門的皇家委員會推薦。 2006年7月首次經過選舉產生上院議長。 現有790名上院議員,現任議長為約翰·麥克福爾勳爵(Lord McFall)。 下院議員由普選產生,共650席,採取簡單多數選舉制度,任期5年,但政府可提議提前大選。 本届議會下院於2024年7月選出,工黨411席、保守黨121席、自由民主黨72席、其他黨派和獨立人士46席。 現任議長為林賽·霍伊爾(Lindsay Hoyle)。
【政 府】 實行內閣制。 由君主任命在議會中占多數席位的政黨黨首出任首相並組閣,向議會負責。 現任內閣主要成員為:
首相兼首席財政大臣基爾·斯塔默(Keir Starmer),副首相兼住房、社區和地方政府事務大臣安傑拉·雷納(Angela Rayner),財政大臣蕾切爾·裏夫斯(Rachel Reeves),內政大臣伊薇特·庫珀(Yvette Cooper),能源安全和淨零排放大臣埃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外交發展大臣戴維·拉米(David Lammy),蘭開斯特公爵郡大臣帕特·麥克法登(Pat McFadden),司法大臣謝巴娜·馬哈茂德(Shabana Mahmood),衛生和社會福利大臣韋斯·斯特裏廷(Wes Streeting),商業和貿易大臣喬納森·雷諾茲(Jonathan Reynolds),就業和養老金大臣里茲·肯德爾(Liz Kendall),國防大臣約翰·希利(John Healey),交通大臣路易絲·黑格(Louise Haigh),科學、創新和科技大臣彼得·凱爾(Peter Kyle),北愛爾蘭事務大臣希拉裏·本(Hilary Benn),蘇格蘭事務大臣伊恩·默裏(Ian Murray),教育大臣兼婦女和平等事務大臣布裏奇特·菲利普森(Bridget Phillipson),文化、媒體和體育大臣莉薩·南迪(Lisa Nandy),掌璽大臣兼議會上院領袖史密斯女男爵(Baroness Smith),樞密院大臣兼議會下院領袖露西·鮑威爾(Lucy Powell),威爾士事務大臣喬·史蒂文斯(Jo Stevens),環境、食品和鄉村事務大臣史蒂夫·裡德(Steve Reed)。
【行政區劃】 分為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四部分。 英格蘭劃分為9個地區,下轄倫敦、56個單一管理區政府、201個非都市區和36個都市區政府。 蘇格蘭下設32個區,威爾士下設22個區,北愛爾蘭下設11個地方市郡。 中央政府負責外交、國防國家安全、總體經濟和貨幣政策、就業政策以及社會保障等,蘇格蘭、威爾士議會及其行政機構負責地方事務。
首都倫敦也稱“大倫敦”(Greater London),下設獨立的32個城區(London Boroughs)和“金融城”(City of London)。
【司法機构】 有三種不同的法律體系:英格蘭和威爾士實行普通法系,蘇格蘭實行民法法系,北愛爾蘭實行與英格蘭相似的法律制度。 司法機构分民事法庭和刑事法庭兩個系統。 在英格蘭和威爾士,民事審理機构按級分為郡法院、高等法院、上訴法院民事庭、最高法院。 刑事審理機构按級分為地方法院、刑事法院、上訴法院刑事庭、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是英國所有民事案件的最終上訴機關,也是英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所有刑事案件的最終上訴機關。 蘇格蘭高等法院是蘇格蘭所有刑事案件的最終上訴機關。
1986年成立皇家檢察院(Crown Prosecution Service, CPS), 負責受理所有由英格蘭和威爾士警詧機關提交的刑事訴訟案。 總檢察長和副總檢察長是英政府的主要法律顧問。 現任總檢察長理查德·赫默(Richard Hermer)。
【政 黨】 政黨體制從18世紀起即成為英憲政中的重要內容。 現主要政黨有:
工黨(Labour Party):議會第一大黨。 1900年成立,原名勞工代表委員會,1906年改名。 1997-2010年曾連續執政13年。 2024年7月贏得大選上臺執政。 現任黨首基爾·斯塔默(Keir Starmer),2020年4月當選。 主張保持總體經濟穩定增長,重視社會福利制度建設。 宣導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同歐洲保持相對緊密的關係。
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議會第二大黨,主要反對黨。 現任黨首裏希·蘇納克,2022年10月當選。 前身為1679年成立的托利黨,1833年改名。 1979-1997、2010-2024年間曾先後連續執政。 主張自由市場經濟,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减少公共開支,壓低通貨膨脹,限制工會權力,加强法治等。 2005年卡梅倫出任黨首後,提出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義,關注教育、醫療、貧困等社會問題。 強調維護英國主權,主導完成脫歐。
英國其他政黨還有: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 Party)、蘇格蘭民族黨(Scottish National Party)、改革黨(Reform Party)、威爾士民族黨(Plaid Cymru)、綠黨(Green Party),北愛爾蘭一些政黨如:北愛爾蘭統一黨(Ulster Unionist Party)、民主統一黨(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社會民主工黨(Social Democraticand Labour Party)、新芬黨(Sinn Fein)等。
【重要人物】 查理斯三世:國家元首。 全名查爾斯·菲利普·亞瑟·喬治·蒙巴頓—溫莎,1948年11月14日出生於倫敦白金漢宮,系已故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和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的長子。 2022年9月8日,伊莉莎白二世女王逝世後繼承王位,稱查理斯三世國王。 前妻戴安娜·斯賓塞(Diana Spencer,1981年結婚,1996年離婚,1997年逝世),育有二子,長子威廉王子現為王儲,受封為威爾士親王。 現任妻子卡米拉·帕克-鮑爾斯(Camilla Parker-Bowles,2005年結婚),受封為王后。
基爾·斯塔默:首相。 1962年9月出生,先後在里茲大學和牛津大學獲得法學學士和民法學學士學位。 2008-2013年任英皇家檢察署檢察長,2015年5月當選議會下院議員,2020年4月當選工黨黨首。 2024年7月大選後出任首相。
【經 濟】 英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歐洲第二大經濟體。 私有企業是英經濟的主體,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0%以上,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4以上,製造業占1/10左右。 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2.27萬億英鎊,同比增長0.1%。 受通貨膨脹、勞動力短缺、烏克蘭危機等因素影響,英國能源供應吃緊、價格上漲。 2024年9月通脹率1.7%。 英格蘭銀行自2021年12月起連續加息,截至2024年3月已連續14次加息,基準利率為5.25%,2024年8月降息至5%。 2024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英國2024年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1.1%。 2022年1月,英國《國家安全和投資法案》正式實施,授權政府對危害國家安全的外國投資進行審查和干預。
【資 源】 英能源資源較豐富,主要有煤、石油、瓦斯、核能和水力等。 能源產業在英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 近年來,政府宣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開發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對傳統礦物燃料的依賴,鼓勵高效節能技術研發,發展“低碳經濟”。
【工 業】 英主要工業有:採礦、冶金、化工、機械、電子、電子儀器、汽車、航空、食品、飲料、烟草、輕紡、造紙、印刷、出版、建築等。 藥物、電子和光學設備、人造纖維和化工產品等製造業實力雄厚。 生物醫藥、航空和國防等領域是英工業研發的重點,也是最具創新力和競爭力的行業。
【農牧漁業】 農業在英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不到1%,從業人數約45萬,不到總就業人數的2%,低於其他主要工業國家。 農用土地占國土面積的70%,其中多數為草場和牧場,僅1/4用於耕種。 農業人口人均擁有70公頃土地。 英是歐洲最大捕魚國之一。
【服務業】 服務業包括金融保險、零售、旅遊和商業服務等,是英經濟的支柱產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三。 倫敦是世界著名金融中心,擁有現代化金融服務體系,從事跨國銀行借貸、國際債券發行、基金投資等業務,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外匯交易市場、保險市場、黃金現貨交易市場、衍生品交易市場和全球第三大保險市場、重要船貸市場和非貴重金屬交易中心,並擁有數量最多的外國銀行分支機搆或辦事處。
【旅遊業】 英旅遊業收入居世界第五,從業人員約330萬,占就業人口的10%。 受疫情影響,2021年赴英遊客總數約640萬人次。 2022年,各國赴英遊客總數約3120萬人次。 主要旅遊地區有:倫敦、愛丁堡、卡迪夫、布里奇頓、牛津和劍橋等。 主要觀光景點有:歌劇院、博物館、美術館、古建築物、主題公園和商店等。
【交通運輸】 英交通基礎設施較齊全。 陸路、鐵路、水路、航空運輸均較發達。 倫敦建有發達捷運網絡。 1994年英法海底隧道貫通,英國與歐洲大陸的鐵路系統實現互聯。
【財 政】 每年4月6日開始新的財政年度。 政府財政預算支出包括公共支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開支)、支付債務利息和財務調整。 財政預算收入含直接稅、間接稅和國民保險稅收入三項。
【主要銀行】 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成立於1694年,1946年成為英國的中央銀行,是世界上第一家中央銀行。 其他銀行還有滙豐銀行控股公司(HSBC Holding)、勞合社(Lloyds Banking Group)、巴克萊銀行(Barclays)、皇家蘇格蘭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等。
【對外貿易】 重視自由貿易,主要貿易對象是歐盟、美國、中國、日本。 2022年,貨物進出口總額10617億英鎊,其中出口4159億英鎊,同比增長28.5%,進口6458億英鎊,同比增長31.1%。 2023年,貨物進出口總額9740億英鎊,其中出口3926億英鎊,進口5814億英鎊。
【對外投資】 國際資本輸出大國。 對外投資在20世紀80年代上半期與美、日不相上下,90年代初期因經濟衰退一度大幅下降,此後逐步恢復增長。 2021年英對外投資額為617億英鎊,同比减少21.23%。
【對外援助】 根據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英逐步將對具體項目的援助改為向落實减貧戰畧的國家政府直接提供援助。 2011年,英停止直接援助俄羅斯、中國、越南、塞爾維亞等16國,將援助集中於衣索比亞、孟加拉、奈及利亞、剛果(金)、巴基斯坦等27個最不已開發國家和地區。 2013年,英成為七國集團中首個對外援助達到國民總收入0.7%的國家。 2023年,英官方發展援助共計154億英鎊,比2021年新增26億英鎊,占國民收入0.58%。
【外國資本】 鼓勵吸引外資。 2021年英吸引外國直接投資280億美元。 外資在英投資項目主要為電腦軟體、資訊技術、互聯網、電子商務、電子和通信、醫藥和生物技術、管理行業、汽車、食品和飲料等。
【著名公司及經濟團體】:
金融投資:滙豐銀行控股公司(HSBC Holdings)、保誠集團(Prudential)、渣打集團(Standard Chartered Group)、勞合社(Lloyds Banking Group)、皇家蘇格蘭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 Group)、巴克萊銀行(Barclays)
食品日用:樂購(Tesco)、聯合利華(Unilever)
生物製藥: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阿斯利康(AstraZeneca)
能源礦產:英國石油(BP)、力拓集團(RioTintoGroup)
通訊:沃達豐(Vodafone)、英國電信公司(BT)
工業製造:羅爾斯·羅伊斯公司(Rolls-RoyceHoldings)
經濟團體:英中貿易協會(China-Britain Business Council)前身是1953年由一批衝破西方對華貿易封鎖的英中小企業成立的“48家集團”。 後英政府又成立了半官方的“英中貿易協會”。 兩組織於1991年合併為“英中貿易48家集團”,1998年更名為“英中貿易協會”。 受英政府的資助和指導,現有核心會員近300家,絕大部分是長期從事對華經貿合作的企業、銀行和貿易公司,主要致力於促進中英雙邊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
【人民生活】 英是最早實行社會福利制度的西方國家,通過1948年工黨政府創立的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向全民提供免費醫療服務。 英人均壽命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相當,社會總體呈老齡化趨勢。
【軍 事】 17世紀中葉建軍。 君主為英軍名義上的最高統帥。 最高軍事決策機构是“國防與海外政策委員會”,首相任主席,成員有國防大臣、外交大臣、內政大臣和財政大臣等; 必要時,國防參謀長和三軍參謀長列席會議。 國防部為國防執行機構,既是政府行政部門,又是最高軍事司令部。
英是北約集團的創始國和主要成員國,擁有核力量,將北約集體安全作為英國安全的基礎。 英國軍隊人數為18.31萬,包括現役正規軍13.81萬人,雇傭兵4060人,志願預備役3.25萬人,其中現役軍人為陸軍7.5萬人,海軍3.19萬人,空軍3.1萬人(2024年1月)。 英軍事工業發達,部分武器裝備和科技水准居世界先進行列。 2016年7月,英議會通過議案,斥資400億英鎊更新4艘三叉戟彈道導彈核潛艇。 2017年12月,海軍“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正式服役。 英是世界武器出口大國,主要出口類別包括軍用飛機、戰術導彈、作戰艦艇和軍事電子設備等。
【教育科研】 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別負責高等教育和義務教育。 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實行5至16歲義務教育制度,北愛爾蘭地區實行4至16歲義務教育制度。 全國文盲率約1%。 公立中小學免費,學生約占總數的90%以上; 私立學校收費,學生約占總數的7%。 約40%中學畢業生接受高等教育。
全國有110多所大學和高等教育學院。 著名的高等院校有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聖安德魯斯大學、倫敦大學學院、華威大學、曼徹斯特大學、愛丁堡大學和卡迪夫大學等。
科研實力雄厚,涉及領域廣泛。 發表學術論文占全球總量9%,引用量13.4%。 獲國際重要獎項人數約占總數的10%,迄今共有130多人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
【文 化】 世界文化大國之一,文化產業發達。 全國約有2500家博物館和展覽館對外開放,其中不列顛博物館、國家美術館等聞名於世。 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倫敦交響樂團等藝術團體具有世界一流水準。 每年舉行約500多個專業藝術節,其中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藝術節之一。 英語是國際資訊傳播的主要語言之一。
【新聞出版】 英國新聞出版業發達,現時全國共有約1300多種報紙,8500種週刊和雜誌,其中全國性日報11份,每週日發行的報紙11份。 主要報刊、雜誌有《泰晤士報》、《金融時報》、《每日電訊報》、《衛報》、《獨立報》、《觀察家報》《星期日泰晤士報》和《經濟學人》等。 互聯網普及率較高。
通訊社主要有3家:(1)路透社:1851年成立,集體合營,世界重要通訊社之一,總部設在倫敦,在130個國家設有190多個分支機搆,擁有編輯、記者和攝影師及各類工作人員超2.5萬人。 (2)新聞聯合社:1868年創辦,由PA新聞、PA體育、PA檢索和PA數據設計4家公司聯合經營,專門為英國和加拿大的企業提供公關和投資資訊。 (3)AFX新聞有限公司:由法新社與金融時報聯合經營,向歐洲的金融及企業界提供資訊和服務,在歐洲多國、美國及日本設立分支機搆,總部在倫敦。
英共有5家通過地面發射的覆蓋全國的電視臺,即英國廣播公司(BBC)、獨立電視臺(ITV)、第四頻道(Channel4)、第五頻道(FIVE)和專門針對威爾士地區並使用威爾士語的S4C。 此外還有衛星電視和有線電視,如天空電視等。
英國廣播公司(BBC)創辦於1922年,現時是世界主要媒體之一,擁有10多個傳統及線上廣播電臺、10多個傳統及数位互動式電視頻道,對外使用40多種語言向全世界各國播放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