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anda passport
ISO代碼 | UG |
承認雙重國籍 | 是 |
地區人口 | 46,205,893 |
大洲 | 護照國家 | 簽證狀態 | 有效天數 | 操作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180天 | |
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大洋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180天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 |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南美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3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大洋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180天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30天 |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15天 | 申請簽證 |
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落地簽證 (EASE) Visa on arrival (EASE) |
- | 申請簽證 |
大洋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120天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30天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南美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歐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30天 | 申請簽證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90天 | |
大洋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45天 | |
非洲 |
|
預先登記 Pre-enrollment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3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180天 | |
亞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30天 | |
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30天 | |
亞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30天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大洋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大洋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30天 | |
歐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3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大洋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150天 | 申請簽證 |
北美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30天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 | |
大洋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30天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30天 |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北美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42天 | |
大洋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90天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30天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旅客註冊 Tourist registration |
90天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30天 | 申請簽證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大洋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30天 | |
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30天 | 申請簽證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南美洲 |
|
旅遊卡 Tourist card |
9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大洋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大洋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30天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大洋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120天 | |
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大洋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30天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3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落地簽證,電子簽證 visa on arrival,eVisa |
3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北美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歐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90天 | 申請簽證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30天 | |
亞洲 |
|
落地簽證 Visa on arrival |
30天 | |
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電子簽證 eVisa |
- | 申請簽證 |
南美洲 |
|
簽證必須 Visa required |
- | |
非洲 |
|
免簽證 Visa-free |
90天 |
【國 名】 烏干達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Uganda)。
【面 積】 24155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99807平方公里,水面和沼澤地為41743平方公里)。
【人 口】 4725萬(2022年世界銀行數據)。 全國約有65個民族。 按語言劃分,有班圖人、尼祿人、尼祿-閃米特人和蘇丹人四大族群。 每個族群由若干民族組成。 班圖族群占總人口的2/3以上,包括巴幹達(約占總人口的18%)、巴尼安科萊(約占總人口的16%)、巴基加和巴索加等20個民族。 尼祿族群包括蘭吉、阿喬利等5個民族。 尼祿-閃米特族群包括伊泰索、卡拉莫瓊等7個民族。 蘇丹族群包括盧格巴拉、馬迪等4個民族。 官方語言為英語和斯瓦希裡語,通用盧幹達語等地方語言。 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約占總人口45%)、基督教新教(40%)、伊斯蘭教(11%),其餘信奉東正教和原始拜物教。
【首 都】 坎帕拉(Kampala),人口166萬。 年平均氣溫23℃左右,4、5、9、10月份為雨季,其餘為旱季。
【重要節日】 國慶日:10月9日; 全國抵抗運動組織執政日:1月26日; 建軍節:2月6日。
【國家元首】 總統約韋裏·卡古塔·穆塞韋尼(Yoweri Kaguta Museveni),1986年1月武裝奪取政權,並出任總統。 1996年5月成為民選總統,2001年3月、2006年2月、2011年2月、2016年2月、2021年1月五次連任總統。
【簡 况】 位於非洲東部、地跨赤道的內陸國。 東鄰肯雅,南與坦尚尼亞和盧安達交界,西與剛果民主共和國接壤,北與南蘇丹毗連。 境內多為海拔1200米左右的高原,丘陵連綿、山地平緩。 東非大裂谷的西支縱貫西部,穀底湖泊眾多。 擁有非洲最大的淡水湖—維多利亞湖(面積約6.7萬平方公里)近一半的水域,為著名的尼羅河源頭之一。 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22℃左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西元1000年,地處烏南部的布幹達地區就建立了王國。 19世紀中葉,布幹達王國成為東非地區最强盛的國家。 1850年後,阿拉伯商人和英國、德國殖民主義者相繼進入布幹達,布境內爆發了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信徒間的連年戰爭,布幹達王國迅速衰落。 1890年,英、德簽訂瓜分東非協定,布幹達劃為英勢力範圍。 1894年6月,英宣佈布幹達為其“保護國”。 1896年,英將“保護國”範圍擴展到烏全境,並於1907年在烏設總督。
1962年10月9日,烏宣佈獨立,保留布幹達等4個自治王國,成立烏干達聯邦,仍留在英聯邦內。 1963年10月,烏修改憲法,取消英派駐烏的總督,由布幹達國王穆特薩二世任總統。 1966年4月,奧博特任總統。 1967年9月,廢除封建王國和聯邦制,建立烏干達共和國。 1971年1月,阿明發動政變,同年3月就任總統。 1979年4月烏全國革命军攻佔首都,盧萊、比奈薩、穆萬加先後擔任總統或國家元首。 1980年12月,奧博特在大選中獲勝,再度出任總統。 1985年7月,奧凱洛發動政變,推翻奧博特政權,並出任國家元首。 1986年1月25日,全國抵抗軍攻佔首都,推翻奧凱洛軍政權,29日,穆塞韋尼就任總統。
【政 治】 1986年穆塞韋尼執政後,結束了烏連年內戰的混亂狀態,建立並逐步完善以烏干達全國抵抗運動(1995年後更名為烏干達全國運動,2003年改為全國抵抗運動組織,以下簡稱“抵運”)為覈心的獨特的“運動制”政治體制(為烏特有的一種黨政合一的政治制度,它包容各政黨、民族、教派和各界人士,允許政黨存在但限制其活動),力促民族和解,化解宗教衝突,組成了以“抵運”為主,兼顧各方利益的基礎廣泛的聯合政府,政局日趨穩定。
2005年,烏政治體制發生重大轉變。 7月,烏就保留“運動制”或實行多黨制舉行全民公决,92.5%的群眾贊成開放黨禁,烏至此進入多黨制國家行列。 8月,烏議會表決通過以取消總統任期限制為主要內容的憲法修正案。 2006年2月,烏舉行首次多黨大選,“抵運”候選人穆塞韋尼以59.28%的支持率再次當選總統。 2011年2月,烏舉行第二次多黨大選,穆以68.38%的得票率再次勝出。 2016年2月18日,烏舉行全國大選,穆塞韋尼以60.75%的得票率連任。 2017年12月,烏議會通過取消總統候選人年齡限制的憲法修正案,穆塞韋尼總統據此有權參加下届總統競選。 2021年1月,穆塞韋尼總統以58.34%的支持率再次勝選連任烏干達總統。 5月12日,穆塞韋尼總統順利舉行就職典禮。 6月,穆任命新任內閣成員。
【憲 法】 1995年10月8日正式頒佈實施新憲法,2005年11月和2017年12月兩次修改。 規定總統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無任届限制; 議會有權彈劾總統和罷免不稱職的部長,總統的重大任命、决定和簽署重要條約均應先經議會批准; 成立由部分內閣成員和議員組成的國務委員會,負責解决政府與議會之間的衝突,出現政治危機時充當總統顧問,並代表議會批准總統的任命。
【議 會】 1986年抵運政府成立後,由“全國抵抗運動委員會”代行臨時議會職能。 根據1995年新憲法,烏於1996年6月選舉產生新的議會,運動制擁護者獲議會多數席位。 2021年5月,烏干達第十一届議會成立,目前共有426名議員,其中執政黨“抵運”293名,占議員總數的68.6%。 議長阿內塔·阿蒙(Anita Among,女)。
【政 府】 本届政府於2021年6月成立,主要成員有:總統約韋裏·卡古塔·穆塞韋尼,副總統傑西卡·阿盧波(Jessica Alupo,女),總理羅比娜·納班賈(Robinah Nabbanja,女),第一副總理兼東共體事務部長瑞貝卡·卡達加(Rebecca Kadaga,女),第二副總理兼議會政府事務副領袖摩西·阿裏(Moses Ali),第三副總理兼不管部長盧基婭·納卡達馬(Lukia Nakadama,女),教育和體育部長珍妮特·卡塔哈·穆塞韋尼(Janet Kataaha Museveni,女),總統事務部長瑪麗亞姆·多卡·巴巴蘭達(Mariam Dhoka Babalanda,女),安全部長吉姆·穆赫韋齊(Jim Muhwezi),科技和創新部長兼總統府司庫莫妮卡·穆塞內羅(Monica Musenero,女),坎帕拉市政部長哈賈蒂·米茜·卡班達(Hajati Misi Kabanda),總理事務部長卡蘇萊·盧蒙巴(Kasule Lumumba),政府督導托馬斯·塔耶布瓦(Thomas Taybwa),减灾和難民事務部長奧尼克·希拉裏(Onek Hilary),卡拉莫賈事務部長彼得·勞克裏斯(Peter Lokeris),農業、牧業和漁業部長弗蘭克·托姆韋巴澤(Frank Tumwebaze),總檢察長基裏奧瓦·基瓦努卡(Kiryowa Kiwanuka),國防和退伍軍人事務部長歐布斯·雅各布(Oboth Markson Jacob),能源和礦業部長露絲·南卡比魯瓦(Ruth Nankabirwa,女),衛生部長簡·阿曾(Jane Aceng,女),財政、規劃和經濟發展部長馬蒂亞·卡薩伊賈(Matia Kassija),外交部長傑傑·奧東戈(Jeje Odongo),性別、勞工和社會事務部長貝蒂·阿蒙吉(Betty Amongi,女),新聞和資訊通信技術部長克裏斯·巴裏奧蒙西(Chris Baryomounsi),內政部長卡欣達·奧塔菲雷(Kahinda Otafire),土地、住房和城市開發部長朱迪絲·納巴科巴(Judith Nabakooba,女),地方政府部長拉斐爾·馬傑齊(Rafael Magyezi),公共服務部長穆魯利·穆卡薩(Muruli Mukasa),旅遊、野生動物和遺產保護部長湯姆·布蒂梅(Tom Butime),貿易、工業和商業部長弗朗西斯·姆韋貝薩(Francis Mwebesa),水利和環境部長切普托雷斯·曼古紹(Cheptoris Mangusho),工程和交通部長卡通巴·瓦馬拉(Katumba Wamala)。
【行政區劃】 烏現有135個區(District)和1個首都市。 【司法機构】 全國設高等法院、上訴法院和地方法院。 政府設司法和憲法事務部長。 首席法官阿爾佛瑟·奇賈莫伊·歐文尼·多羅(Alfonse Chigamoy Owiny-Dollo)。
【政 黨】 現有30多個注册政黨,主要有:
(1)全國抵抗運動組織(The National Resistance Movement Organization-NRMO)簡稱“抵運”,執政黨。 1981年6月,穆塞韋尼創建反政府組織“全國抵抗運動”,其軍事組織為“全國抵抗軍”,政治組織為“全國抵抗運動委員會”,下設各級基層委員會。 1986年1月“抵運”奪取全國政權,全國抵委會代行議會職能,各級抵委會取代各級地方行政機構,“運動制”在全國確立。 1995年9月,烏制憲議會通過新憲法,規定“運動制”延續到2000年,每五年舉行一次全民公决,由全體人民就繼續實行“運動制”還是改行多黨製作出選擇。 1996年6月,烏選舉產生議會,取代全國抵委會的議會職能。 2000年6月烏舉行全民公决,决定保留“運動制”。 2005年7月烏全民公决决定弃“運動制”改行多黨制。 至此,在烏實行近20年的“運動制”宣告退出歷史舞臺,“抵運”遂轉變為政黨。 在2006年、2011年、2016年、2021年大選中,該黨在議會中均獲得絕對多數席位。
“抵運”的政治綱領通常被稱為“十大綱領”,由穆塞韋尼製定,1984年7月頒佈,其宗旨是:建立人民民主制度; 恢復和保障人身及合法財產的安全; 加强民族團結和消除一切形式的宗派主義; 捍衛和鞏固民族獨立; 建立一個獨立、一體化、能自我生存的國民經濟; 恢復和改善社會公益設施,重建被戰爭破壞的地區; 消除腐敗和濫用職權; 安置無家可歸者和改善人民生活; 與其它非洲國家攜手合作,捍衛非洲人民的民主權利和建立混合經濟體制。 1999年4月,“抵運”全國執委會在原有“十大綱領”基礎上補充了環境保護、就業、扶貧等綱要,使之擴充為“十五大綱領”。
(2)民主變革論壇(The Forum for Democratic Change):由原改革議程組織、議會鼓動論壇和全國民主論壇於2004年8月8日合併組成,簡稱“論壇”,烏干達最大反對黨。 口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 該黨吸收了烏前軍隊司令蒙圖、前國家安全局長普科爾等曾居運動政府要職的運動元老和重量級政客,並推舉比西傑為其臨時執委會主席。 該黨與保守黨、正義論壇和社會民主黨組成“黨際聯盟”,推舉比西傑為其共同候選人參加2011年大選。 比得票率26.01%,僅次於穆塞韋尼。 2016年,比代表民主變革論壇再次參加總統選舉,獲得35.37%的選票。
(3)民主黨(The Democratic Party):反對黨,成立於1956年,受天主教派支持,在巴幹達族和都市工商界中影響較大,在國際上得到英、美、德、梵蒂岡等西方國家青睞。 1961年在大選中獲勝,組成第一届烏干達自治政府。 翌年在議會選舉中敗給人大黨與卡巴卡耶卡黨的聯盟。 1969年12月被人大黨政府取締。 1973年,該黨文宣書記保羅·塞莫格雷雷流亡美國,在美重建民主黨。 後該黨加入烏全國解放陣線並參加了阿明下臺後的歷屆政府。 1992年5月在坎帕拉等地開始陸續重建支部並恢復活動。 信奉自由資本主義,主張議會民主; 抨擊“運動制”為一黨專制,呼籲實行多黨民主,並抵制了2000年6月舉行的烏政體全民公决。
(4)烏干達人民大會黨(The Uganda People’s Congress):簡稱人大黨,反對黨,創建於1960年3月,由以奧博特為首的烏國民大會黨激進派同民族進步黨、烏干達人民聯盟黨合併而成。 1964至1971年和1980至1985年,人大黨兩次成為執政黨,奧博特兩度出任總統。 1986年1月“抵運”執政後,該黨部分領導人以個人身份參加了“抵運”政府。 該黨總體對“抵運”政府採取不合作態度,並抵制了2000年6月的政體全民公决。
(5)保守黨(The Conservative Party):原名卡巴卡耶卡黨,成立於1960年9月,1980年5月改為現名。 1962年,該黨與人大黨聯手參加大選獲勝,布幹達國王穆特薩二世出任總統。 1964年,該黨被人大黨排擠出內閣,穆特薩流亡英國。 代表布幹達封建酋長和王室貴族利益,反對政府集權,主張建立聯邦,恢復保障聯邦制的1962年憲法,實行多黨制與議會上下兩院制,但採取與“抵運”政府合作的態度。 現任主席約翰·肯·盧克雅木齊(John Ken Lukyamuzi)。
(6)全國團結平臺(National Unity Platform):前身為“人民力量運動”,由反對派領導人鮑比·韋恩創立。 韋恩號稱“平民總統”,2003年畢業於烏最高學府麥克雷雷大學藝術系,18歲出道並逐漸成為東非地區著名流行音樂歌手。 2014年後歌曲逐漸由社會現實問題轉向政治題材,2017年,韋初步涉足競選政治,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加坎帕拉一選區國會議員補選並以壓倒性優勢獲勝。 在韋恩由藝術家向政客轉變的過程中,人民力量運動逐漸發展壯大,2020年7月,該運動正式該組為政黨,韋恩自任主席並注册參加2021年烏干達大選。 該黨支持者主要由都市青年組成,在坎帕拉地區實力較强,影響力竄昇迅速,在2021年議會選舉中贏得61席,占比12.22%。
【重要人物】 約韋裏·卡古塔·穆塞韋尼:總統兼全國抵抗運動組織主席。 1944年出生,巴尼安科萊人。 1966至1969年在坦尚尼亞沙蘭港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獲學士學位。 1970年回國後任奧博特總統府研究助理秘書。 1971年阿明上臺後流亡坦桑,參加反對阿明的鬥爭。 1979年阿明被推翻後任全國解放陣線執委兼軍委會副主席,歷任國防國務部長、國防部長和地區合作部長等職。 1980年創建“烏干達愛國運動”。 1981年6月,穆與盧萊共同創建“烏干達全國抵抗運動”,先後任副主席、臨時主席、主席。 1986年1月推翻奧凱洛軍政府,就任總統兼國防部長、武裝部隊總司令。 1996年5月在烏首次全民大選中當選總統,2001年3月、2006年2月、2011年2月和2016年2月四次蟬聯。 曾於1989年、1996年和2004年訪華,2006年11月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2015年3月來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博鼇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2018年9月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2019年6月來華工作訪問。 已婚,有三女一子。
【經 濟】 自然條件較好,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氣候適宜。 農牧業在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分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0%和出口收入的95%,糧食自給有餘。 工業落後,企業數量少、設備差、開工率低。 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
是聯合國公佈的世界最不已開發國家之一。 由於連年戰亂,經濟一度瀕臨崩潰。 1986年“抵運”執政後,實行務實、穩妥的經濟發展政策,積極進行結構調整,優先發展農業,整頓國營企業,扶植私人經濟,推行自由貿易等措施。 自1991年以來,經濟年均增長6%左右。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烏棉花、魚類、咖啡等傳統支柱產業出口萎縮,經濟增速下滑。 2021年發佈《2021-2025國家發展計劃》,為今後5年國家發展確定了總體目標。
2023年主要經濟資料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523.9億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4.6%。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160美元。
貨幣名稱:烏干達先令。
匯率:1美元=3765烏干達先令。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等)
【資 源】 已探明礦產資源有:銅、錫、鎢、綠柱石、鐵、金、石棉、石灰石和磷酸鹽等。 森林覆蓋率為12%,產硬質木材。 水產資源豐富,維多利亞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產地之一。 水力發電潜力約2000兆瓦。 烏西部阿爾伯特湖附近發現石油,探明可采儲量約12億桶。
【工 業】 工業落後。 主要工業部門有建築、食品、飲料、烟草、鋼鐵、五金、金屬礦產、紡織、服裝、皮革及制鞋等。 企業數量少,規模小,設備差且使用率較低。 為吸引外資發展工業,烏政府於1991年成立投資局,迄已吸引2000餘家外資企業赴烏投資,實際投資額超過25億美元。 烏政府大力推行私有化政策,現時已有122家國有企業實現私有化。
【農 業】 農牧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居主導地位,農業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80%。 糧食自給有餘。 全國可耕地面積占陸地總面積的42%,已耕地面積500萬公頃。 主要糧食作物有飯蕉、小米、木薯、玉米、高粱、水稻等。 主要經濟作物有咖啡、棉花、烟草、茶葉等。
【漁 業】 烏河流湖泊面積36902.6平方公里,漁業資源較豐富。 漁業是烏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漁產品是烏重要出口產品。
【旅遊業】 主要旅遊點有尼羅河源頭、伊莉莎白國家公園和基代坡河谷國家公園等。 20世紀60~70年代初,旅遊業是僅次於咖啡和棉花的第三大創匯產業。 但此後連年不斷的內戰使旅遊業遭到嚴重破壞。 “抵運”執政後,隨著國內局勢日益穩定,旅遊設施逐步恢復,旅遊業得以復興。 2017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將烏列為世界第五大旅遊目的地國。 同年,第二十一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將布恩迪國家公園、魯文佐裏山國家公園、卡蘇比王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據世界銀行估計,烏旅遊業產值達10億美元。
【交通運輸】 烏為內陸國家,90%以上的進出口物資經肯雅的蒙巴薩港。 國內運輸以公路為主。 據烏官方統計,近年運輸情况如下:
公路:總長約7.8萬公里,承擔99%的客運和95%的貨運。 2008年機動車保有量約47萬輛。 2018年建成坎帕拉至恩德培機場高速公路,擬建設坎帕拉至第二大城市金賈的高速路。
鐵路:總長1241公里。 自1997年以來,鐵路客運停止運營,但鐵路運輸仍為烏進出口貨物的一種管道。 貨物運輸量2005年達18.6萬噸公里。 烏干達有意將現有鐵路升級改造為標軌鐵路,分別連接肯雅、南蘇丹、剛果(金)、盧安達。
空運:截至2015年底,烏干達境內共有34個機場,其中4家有商業航線運營。 恩德培國際機場是烏唯一口岸機場,距首都坎帕拉45公里,2019年9月,烏干達政府成功重啓了關閉20多年的國家航空公司,並完成飛往肯雅首都奈洛比的首航。
【財政金融】 烏財政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稅收、國外援助和出口。 2005年初烏對稅務局進行了改革,改進了管理效率,增强了直接稅收。
【對外貿易】 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近年來進出口額總體呈增長趨勢。 2023年,烏對外貿易總額為171.26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69.83億美元,進口額101.43億美元。 主要出口商品有:咖啡、黃金、水產品、烟草、玉米、花卉、皮革等。 烏主要進口商品有:成品油、汽車、鋼鐵、電訊和聲像設備、醫療設備和藥品等。
【外國資本】 烏投資局極力吸引外資,將外資集中引入到園藝、食品加工、紡織和包裝業等領域。 截至2023年4月底,烏吸收外資存量達194.33億美元。 2022-2023財年,烏吸收外資24.6億美元,2023-2024財年中期吸收外資12.7億美元。
【外國援助】 “抵運”執政後,烏政局穩定,經濟情况不斷好轉。 尤其是烏政府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提出的經濟結構調整方案後,烏外援不斷增加,美、英等西方國家將烏列為對非重點援助國。 近年來,烏商業環境改善顯著,得到國際社會青睞,外援大幅增長。 外援中,多邊援助主要來自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和歐盟,雙邊援助主要來自美國、英國、德國、丹麥和荷蘭。
【人民生活】 近年來,烏醫療衛生事業取得長足進步,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1986年至2011年間,嬰兒死亡率從1986年的122‰降至54‰; 孕婦死亡率從9‰降至4.38‰。 成人愛滋病感染率已下降至7.3%(2018年)。 人口年均增長率為3.582%。 人均壽命62歲(2015年)。 烏傳染病風險較高。 2010年,烏北部爆發黃熱病疫情,造成數百人感染,50多人死亡。 2012年,烏首都附近爆發埃博拉疫情,造成17人死亡。 2017年,烏東部地區爆發瑪律堡疫情,造成3人死亡。 2018年,烏鄰國剛果(金)爆發埃博拉疫情,烏政府加大投入封锁疫情輸入,取得良好效果,2019年6月烏境內發現3例死亡病例,但疫情未出現傳播,7月世界衛生組織宣佈烏埃博拉疫情結束。 2020年3月,烏干達出現首例新冠肺炎疫情患者,近年來,烏貧困人口比例下降,但貧富分化加劇,貧困人口比例從1992年的56%下降至2015年的16%,基尼指數從1992年的0.36上升至2015年的0.47。
【軍 事】 “烏干達人民國防軍”創建於1981年2月,當時稱“全國抵抗軍”,後稱“烏干達人民抵抗力量”,抵運執政後改為政府軍。 1995年1月起用現名。 1987年組建空軍。 國防軍總司令為穆胡茲·凱內魯加巴。
根據烏政府與西方國家的有關協定,烏每年軍費開支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以內。
【教 育】 實行英國教育體制:小學7年,國中4年,高中2年。 麥克雷雷大學為烏最高學府,始建於1937年,現時在校大學生約3.5萬名,研究生約3000名。 此外還有姆巴萊伊斯蘭大學、姆巴拉拉科技大學、東非基督教大學、烏干達烈士大學等20餘所大學。 全國10歲以上人口識字率70%。 自1997年起實行免費教育制度,政府為全國每戶四個孩子提供免費小學教育。 2008年小學達到14179所,教師13.1萬名,在校生747萬人; 國中1907所,教師40352名,國中在校生83萬人。
【新聞出版】 共有10餘種用英語和盧幹達語出版的全國和地區性報刊,發行總量約10萬餘份。 主要報刊:《新願景報》,唯一的官方英文日報,1986年5月創刊,其前身為奧博特第二届政府時期的官方《鏡報》,發行量約4萬份; 《每日箴言報》,私營英文報紙,1992年創刊,現為日報,發行量約3.8萬份; 《友人報》,盧幹達語日報,1911年創刊,是烏歷史最久的報紙,原為天主教報紙,後由“友人”出版公司經營; 《東非人報》,英文週報,1994年11月首次發行,在坦尚尼亞、肯雅和烏干達同時出版。
烏干達通訊社為國家新聞機构,設有地球衛星轉播站。 2005年11月,烏干達新聞部成立烏干達廣播公司取代該通訊社。
烏現有四家廣播電臺,其中三家為私人電臺。 國家廣播電臺設有中、短、調頻等波段,以英語、斯瓦希裡語播音為主,另有盧幹達語等30個部族語言的廣播。 2005年與烏干達電視臺一起歸烏干達廣播公司管理,並改稱“烏干達廣播公司電臺”。
烏干達電視臺在6個鄉鎮設有轉播臺,覆蓋全國。
【對外關係】 奉行獨立自主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主張在平等互惠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關係。 重視同西方國家關係,但是反對外部干涉。 宣導非洲聯合振興,推動地區一體化,主張非洲聯盟和此區域組織在解决地區衝突中發揮主導作用。 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調解剛果(金)、南蘇丹、布隆迪等地區熱點問題,是非盟駐索馬利亞特派團最大出兵國,是非洲最大難民接收國之一。
現為非盟安理會改革十國元首委員會(C10)和非洲氣候變化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委員會成員,是英聯邦、77國集團、不結盟運動、非洲聯盟、東非共同體(EAC)、東南非共同市場(COMESA)和政府間發展組織(IGAD)等組織成員國。 2024年1月,烏干達主辦不結盟運動第19次峰會和第三届南方首腦會議並接任不結盟運動、77國集團輪值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