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帝汶護照

Timor-Leste passport

東帝汶护照
  • 56
    免簽
  • 28
    落地簽
  • 3
    旅行授權
  • 111
    需要簽證
ISO代碼 TL
承認雙重國籍
地區人口 1,445,006
簽證要求:
大洲 護照國家 簽證狀態 有效天數 操作

基本概況

【國名】東帝汶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Timor-Leste)。

【面積】15007平方公里。

【人口】134萬(2024年)。

【民族】78%為土著人(巴布亞族與馬來族或波利尼族的混血人種),20%為印尼人,2%為華人。

【語言】官方語言為德頓(Tetum)語和葡萄牙語。

【宗教】約91.4%人口信奉天主教,2.6%信奉基督教,1.7%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帝利,位於帝汶島東北海岸,人口32.5萬。 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東80%以上的經濟活動在此進行。

【國家元首】若澤·曼努埃爾·拉莫斯·奧爾塔(JoséManuel Ramos-Horta),2022年5月20日就任東帝汶第五任總統。

【重要節日】恢復天煞-地球反击战(建國日):5月20日; 獨立公投日:8月30日; 天煞-地球反击战:11月28日(紀念1975年11月28日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宣佈獨立); 天主教節日(如耶誕節等)。

【政治】歷史上長期被葡萄牙殖民。 1975年葡政府允許東帝汶實行民族自决。 主張獨立的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簡稱“革陣”)、主張同葡維持關係的民主聯盟(簡稱“民盟”)、主張同印尼合併的帝汶人民民主協會(簡稱“民協”)三方之間因政見不同引發內戰。 革陣於1975年11月28日單方面宣佈東帝汶獨立,成立東帝汶民主共和國。 同年12月,印尼出兵東帝汶,次年宣佈東為印尼第27個省。 1975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要求印尼撤軍,呼籲各國尊重東帝汶的領土完整和人民自决權利。

1999年1月,印尼總統哈比比在內外壓力下同意東帝汶通過全民公决選擇自治或脫離印尼。 5月5日,印尼、葡萄牙和聯合國三方就東帝汶舉行全民公决簽署協定。 8月30日,東帝汶舉行全民公决,75%的群眾投票贊成獨立,總統哈比比當日表示接受投票結果。 投票後東帝汶親印尼派與獨立派發生流血衝突,局勢惡化,約20多萬難民逃至西帝汶。 9月,總統哈比比宣佈同意多國部隊進駐東帝汶。 安理會通過決議授權成立以澳大利亞為首、約8000人組成的多國部隊進駐東帝汶。 10月,印尼人民協商會議通過決議正式批准東帝汶脫離印尼。

1999年11月,東帝汶成立具有准內閣,准立法機構性質的全國協商委員會(NCC),2000年7月成立首届過渡內閣,2001年8月舉行制憲議會選舉,9月15日成立制憲議會和第二届過渡內閣,2002年4月舉行總統選舉,東獨立運動領袖凱·臘拉·夏納納·古斯芒(Kay Rala Xanana Gusmao)當選。 2002年5月20日,東帝汶民主共和國正式成立。

東帝汶獨立後,革陣作為第一大黨組建以其為主的首届政府,努力推進司法建設、行政管理、民族和解和經濟重建,但民生問題長期突出,群眾不滿情緒上升。 2006年發生建國以來最大規模騷亂,澳大利亞組建國際穩定部隊進駐東帝汶協助維持治安。 騷亂導致馬裏·阿爾卡蒂裏(Mari Alkatiri)總理辭職,前國務兼外交與合作部長若澤·拉莫斯·奧爾塔(Jose Ramos-Horta)接任,並於2006年7月14日組建新政府。 2007年4月舉行總統選舉,奧爾塔當選。 6月舉行首届議會選舉,革陣仍為第一大黨; 但夏納納組建的東帝汶重建全國大會黨(以下簡稱“大會黨”)與其他政黨組成議會多數聯盟,贏得組閣權。 8月8日新政府成立,夏納納出任總理。 2012年3月和4月舉行兩輪總統選舉,前國民軍總司令魯瓦克當選。 7月舉行第二届議會選舉,大會黨擊敗革陣成為議會第一大黨,並聯合民主黨和革新陣線組成執政聯盟。 8月8日新政府成立,總理夏納納連任。 同年底,聯合國駐東帝汶綜合特派團和國際穩定部隊結束使命,撤離東帝汶。 2015年2月,內閣大幅改組,總理夏納納辭職,由革陣中央委員阿勞若出任總理。 2017年3月舉行總統選舉,革陣主席盧奧洛當選第四任總統。 7月議會選舉,革陣獲23票,聯合民主黨組閣。 9月15日,革陣總書記阿爾卡蒂裏出任總理。 2018年1月26日東總統盧奧洛宣佈解散議會。 5月12日,東提前舉行議會選舉,由大會黨、人民解放黨(以下簡稱“人解黨”)和人民團結繁榮黨(以下簡稱“繁榮黨”)組建的改革進步聯盟獲34席,贏得組閣權。 6月22日,人解黨主席、前總統魯瓦克出任總理。 2020年1月,改革進步聯盟解體,政府進行重組。 大會黨成為反對黨並退出政府,人解黨同革陣、繁榮黨結盟組成政府,並佔據國會多數議席。 大會黨閣員辭職,魯瓦克總理提名新內閣並獲總統盧奧洛準予。

2022年4月東舉行總統選舉,東前總統奧爾塔以62.09%的得票率當選東第五任總統,並於2022年5月20日正式就職,任期至2027年5月。

【憲法】2002年3月22日,東帝汶制憲議會通過並頒佈《東帝汶民主共和國憲法》,規定東帝汶民主共和國是享有主權、獨立、統一的民主法治國家,國民議會、政府和法院是國家權力機构。 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由全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五年,可連任一届。

【議會】稱國民議會,實行一院制。 代表全體公民行使製定法律、監督政府和政治決策權,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共有65個議席,每届任期五年。 首届國民議會由原制憲議會於2002年5月20日獨立後自動過渡而成。 第六届國民議會於2023年6月成立,現任議長瑪麗亞·費爾南達·黎(Maria Fernanda Lay)。

【政府】由總理、部長、副部長和國務秘書組成,向總統和國民議會負責。 總理是政府首腦,由議會中擁中最多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提名,總統任命。 副總理、部長和國務秘書由總理提名,總統任命。 2023年6月東帝汶組建第九届政府,主要成員包括:總理夏納納(Xanana Gusmao),副總理兼經濟事務統籌部長、旅遊和環境部長黎發芳(Francisco Kalbuadi),副總理兼農村發展事務協調部長薩比諾(Mariano Assanami Sabino),部長理事會國務部長佩雷拉(Agio Pereira),財政部長卡多佐(Santina Viegas Cardoso),外交部長賁迪拓(Bendito Freitas),司法部長本內維德斯(Amandio Benevides),國家行政部長卡布拉爾(Tomas Cabral)等。

【行政區劃】共設14個地區(Districts),區以下設65個縣(Sub-Districts),443個鄉(“蘇古”,Sucos)和2236個村(Aldeias)。

【司法機构】法院由最高法院、地方法院、行政、稅務和稽核高等法院和初審行政法院、軍事法庭組成。 最高法院院長由總統任命,任期四年。 東迄未成立最高法院,最高上訴法院作為終審法院行使最高法院和憲法法院職能。 現任最高上訴法院院長為德奧林多·多斯·桑托斯(Deolindo Dos Santos)。

總檢察院是最高檢察機關。 總檢察長由總統任命,任期4年,對總統負責,每年向國民議會報告工作。 現任總檢察長為阿方索·洛佩斯(Alfonso Lopez)。

【政黨】2004年東頒佈《政黨法》。 東主要政黨包括:

(1)東帝汶全國重建大會黨(Congresso National de Reconstucao Timorense/National Congress of Timor Leste Re-construction,簡稱CNRT,大會黨):由夏納納於2007年3月27日創建。 黨員主要包括前“帝汶抵抗運動全國委員會”成員、其他中小政黨前領導和骨幹以及夏納納的追隨者。 主張改革與創新,宣導思想多元化,鼓勵群眾廣泛參與國家重大決策。 重視國家經濟恢復和發展,提倡權力下放,鼓勵採取更加開放、靈活的經濟政策。 黨主席為總理夏納納,總書記為副總理兼經濟事務統籌部長、旅遊和環境部長黎發芳。

(2)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Revolutionary Front of Independent East Timor,簡稱革陣,葡語簡稱為FRETILIN),1974年5月20日成立,系東最早的政黨之一,原名帝汶社會民主協會(ASDT),1974年9月11日改現名。 1975年11月28日單方面宣佈成立東帝汶民主共和國。 同年12月7日印尼佔領東帝汶後,部分成員流亡海外,其餘在國內堅持抵抗鬥爭。 1999年東啟動獨立行程後,革陣重新綜合,提出恢復民主獨立、鞏固民族團結,建立多黨民主法治國家等主張,獲得廣泛支持,並贏得2001年8月制憲議會選舉。 2002年組建以該黨為主的首届政府,總書記阿爾卡蒂裏任總理。

(3)民主黨(Partido Demoratico/Democratic Party,簡稱PD):2001年6月10日成立,骨幹多為青年學生和知識界人士,主張在民主法制基礎上團結和發展國家,實現社會多元、公正和自由,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黨主席為副總理兼農村發展事務協調部長薩比諾,總書記為安東尼奧·德·孔塞桑。

(4)人民解放黨(Partidu Libertasaun Popular/People's Liberation Party):2015年12月22日成立,骨幹多為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新一代社會精英,以“將東帝汶建設為富强安全的國家”為宗旨。 黨主席為前總理魯瓦克。

(5)人民團結繁榮黨(Kmanek Haburas Unidade Nasional Timor Oan,簡稱KHUNTO):2011年6月22日成立,由東最大的武術團體帝汶人民繁榮中心創始人奈莫裏創建。 黨主席為奈莫里夫人、前副總理兼社會救濟與包容部長阿曼達·貝爾塔·多斯·桑托斯(Amanda Berta dos Santos),總書記為前交通與通訊部長若澤·阿戈什蒂紐·達·席爾瓦。

【重要人物】若澤·拉莫斯·奧爾塔:總統。 1949年12月出生於帝利,系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簡稱“革陣”)創始人。 1975年革陣單方面宣佈獨立,被任命為外交部長,同年12月流亡海外,繼續服務東抵抗力量。 1975年底至1985年任革陣常駐聯合國代表。 1988年退出革陣。 1999年返東,連續當選過渡內閣外長。 2002年5月20日東恢復獨立,任首任外長。 2006年任總理,2007年至2012年任總統,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任東第七届憲法政府國家安全顧問。 2022年5月再度就任總統,任期至2027年。

凱·臘拉·夏納納·古斯芒:總理,東帝汶獨立運動領袖,被譽為“東帝汶的曼德拉”。 1974年加入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 2002年至2007年任東帝汶首任總統。 2007年3月組建全國重建大會黨,同年8月出任總理,2012年8月連任。 2015年2月,東內閣改組,夏納納轉任規劃與戰略投資部長、東海域劃界代表。 2018年8月被任命為東海洋與陸地邊界劃界首席談判代表。 2020年5月退出聯合政府。 2023年5月,夏納納帶領全國重建大會黨贏得東帝汶第六届國民議會選舉,6月組建新政府,7月再次出任總理。

【經濟】東帝汶經濟發展水准落後,結構失衡,嚴重依賴油氣收入和外國援助,非油氣經濟主要以傳統服務業和農業為主。 近年來,東帝汶政府將减少貧困和增加就業作為施政重點,逐步增加財政預算,擴大公共支出,鼓勵外來投資,以拉動非油氣經濟增長。 主要經濟資料如下:

非油氣國內生產總值:18.33億美元(2023年)

非油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357美元(2023年)

非油氣經濟增長率:2.3%(2023年)

貨幣名稱:通用美元,發行與美元等值的本國硬幣。

失業率:30%(2021年)

【資源】主要礦藏有金、錳、鉻、錫、銅等。 帝汶海石油和瓦斯資源富集,迄已發現44塊油田,探明石油儲量約30億桶,瓦斯儲量約7000億立方米。 2005年7月設立石油基金,截至2022年底,東石油基金滾存累計為174.1億美元。

【對外貿易】東政府積極尋求加入世貿組織,鼓勵發展外貿,努力擴大出口。 主要出口產品為咖啡、木材、橡膠、椰子等經濟作物,進口燃油、穀物、車輛、機電設備等。 2022年進出口總額為13.05億美元,進口額為9.33億美元,出口額為3.72億美元。 主要進口國為印尼、中國、新加坡、印度、越南等,出口國為新加坡、日本、中國、韓國、泰國等。

【外國投資】2020年吸引外資6765萬美元。 2021年外國直接投資6884萬美元(世界銀行數據)。 主要投資方為新加坡、泰國、葡萄牙、澳大利亞、英國、韓國、美國等,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咖啡種植、旅遊等行業。

【人民生活】被聯合國列為全球最不已開發國家之一,30.3%的居民每日生活費不足2美元。 全國有6家醫院,縣一級設有衛生中心,僅能向60%人口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出生率2.9%,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4.4%。 近50%的兒童營養不良,半數以上人口無飲用水,預期壽命69.5歲。

【軍事】東帝汶國防軍(F-FDTL)由原獨立運動武裝力量發展而來,於2001年2月正式成立,實行志願兵役制,現有兵力3000餘人。 現任總司令法魯爾。

東獨立過渡期間,由聯合國維和部隊擔負防務工作。 獨立後,聯合國向東派駐維和警詧。 2006年東發生大規模騷亂,澳大利亞組建國際穩定部隊進駐東帝汶。 2012年底,聯合國駐東帝汶維和警詧和國際穩定部隊全部撤離東帝汶。

【教育】共有小學1275所,國中81所,大專院校17所。 東帝汶國立大學於2000年11月重新開辦。 2019年東小學入學率91.5%,中學入學率65.8%,2018年15歲以上成年識字率68.1%。

【新聞出版】主要報紙有:《帝汶郵報》(Timor Post)、《東帝汶之聲》(Suara Timor Lorosae)等。 2017年3月,東帝汶政府準予成立東國家通訊社(Tatoli)。 主要葡語新聞來源於葡萄牙盧薩社(LUSA,又名葡通社)。

電臺和電視臺有:東帝汶國家廣播電臺(RTTL)、東帝汶電視臺(TVTL),東帝汶之聲電臺(STLTV)系首個私營商業頻道,2017年私營電視臺GMN電視頻道開始播出節目。

【外交】奉行務實平衡的外交政策,廣泛尋求國際援助,迄同122個國家建交,重視發展同澳、印尼兩大鄰國及中、美、日等大國關係,密切同葡設主席1名,副主席3名。 萄牙及葡語國家聯系,是葡共體唯一亞洲成員。 重視地區合作,為“西南太平洋對話”機制、太平洋島國論壇和東盟地區論壇成員。 已加入22個國際組織,並發起成立脆弱國家集團(G7+)。 2022年11月11日,第40届和41届東盟峰會發表《東盟領導人關於東帝汶申請加入東盟的聲明》,原則同意接納東帝汶為東盟第11個成員,給予東觀察員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