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護照

Sweden passport

瑞典护照
  • 125
    免簽
  • 30
    落地簽
  • 8
    旅行授權
  • 35
    需要簽證
ISO代碼 SE
承認雙重國籍
地區人口 10,483,647
簽證要求:
大洲 護照國家 簽證狀態 有效天數 操作

基本概況

【國名】瑞典(Sweden,Sverige)。

【面積】45萬平方公里。

【人口】1055萬(2023年12月)。 絕大多數為瑞典人,移民多來自於中東、東南歐、非洲等地區。 北部薩米族是唯一的少數民族,約2萬人。 官方語言為瑞典語,通用英語。 主要宗教為基督教路德宗。

【首都】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市區人口99萬(2023年底),全年平均氣溫7.9℃。

【國家元首】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Carl XVI Gustaf),1973年9月15日即位。

【重要節日】國慶日為6月6日。

【貨幣】瑞典克朗(Svensk krona),1克朗=100奧爾,1美元約合10.55克朗(2024年10月)。

【簡况】位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半部。 西鄰挪威,邊境長1619公里; 東北接芬蘭,邊境長586公里; 東臨波羅的海,西南瀕北海,同丹麥隔海相望,海岸線長3218公里,領海12海裡。 地形狹長,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 北部為諾爾蘭高原,南部及沿海多為平原或丘陵。 湖泊約10萬個,可通航河流較少。 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最南部屬溫帶闊葉林氣候。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平均氣溫1月北部-15℃,南部1-2℃; 7月北部8℃,南部18℃。

西元11世紀初開始形成國家。 1157年購並芬蘭。 1397年與丹麥、挪威組成卡爾馬聯盟,受丹統治。 1523年脫離聯盟獨立。 1654至1719年為强盛時期,領土包括現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以及俄國、波蘭和德國的波羅的海沿岸地區。 1718年對俄國、丹麥和波蘭作戰失敗後逐步走向衰落。 1805年參加拿破崙戰爭,1809年敗於俄國後被迫割讓芬蘭,1814年從丹麥取得挪威,結成瑞挪聯盟,1905年挪獨立。 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保持中立。 1995年加入歐盟。

【政治】2022年9月,瑞典舉行全國議會選舉。 10月,溫和黨、自由黨與基督教民主黨組成少數聯合政府,瑞典民主黨為政府支持黨。 本届政府施政重點包括打擊犯罪、促進就業和經濟增長、保障能源供應安全和加入北約等。

【憲法】現行憲法由政府法典(1809年製定,1974年修訂)、王位繼承法(1810年製定,1979年修訂)、新聞自由法(1949年製定)和言論自由法(1991年製定)四個基本法組成。 此外還有議會組織法(1866年製定,1974年、2014年修訂)。 憲法規定瑞典實行君主立憲制。 國王是國家元首,作為國家象徵僅履行代表性或禮儀性職責,不能干預議會和政府工作。 議會是立法機構,由普選產生。 政府是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對議會負責。 國王的長子女是法定王位繼承人。

【議會】一院制,共349名議員。 議員經普選產生,任期四年。 議會組織法規定,政黨在大選中需獲得全國選票的4%或一個選區的12%才能進入議會。 本届議會於2022年9月選出,由社會民主黨、環境黨、左翼黨、溫和黨、自由黨、中間黨、基民黨和瑞典民主黨組成,設有16個常設委員會。 溫和黨人安德烈亞斯·諾爾連(Andreas Norlén)任議長。

【政府】2022年10月,溫和黨、自由黨與基民黨組成新一届聯合政府。 現共有閣員24人。 主要閣員包括首相烏爾夫·克裏斯特松(Ulf Kristersson,溫和黨),副首相兼能源與工商大臣埃芭·布施(Ebba Busch,女,基民黨),外交大臣瑪麗亞·馬爾默·斯蒂納加德(Maria Malmer Stenergard,女,溫和黨)。

【主要網址】

瑞典王室:http://www.kungahuset.se

議會:http://www.riksdagen.se

首相府:http://www.regeringen.se

外交部:http://www.ud.se

瑞典國際開發署:http://www.sida.se

瑞典學會:http://www.si.se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21個省和290個市。 省長由政府任命,市級領導機构由選舉產生,省、市均有較大自主權。

【司法機构】法院分三級:最高法院、6所中級(上訴)法院、72所初審法院,此外另設28所行政法院,皇家最高法院由16名政府任命的終身法官組成。 全國設國家檢察院、6個中級檢察院、38個區級檢察院和11個專司經濟犯罪的檢察院,國家檢察長由政府任命。 設有獨立監察官,對議會負責,監督各級政府機构和官員。

【政黨】主要政黨有:

(1)溫和黨(Moderaterna):執政黨。 1904年成立。 原名溫和聯合黨,2006年改為現名。 主張堅持私有制和為企業減稅,積極參與國際合作。 現有黨員約5萬人。 主席烏爾夫·克裏斯特松(Ulf Kristersson)。

(2)自由黨(Liberalerna):執政黨。 1934年成立。 原名人民黨,2015年改為現名。 主張自由競爭和寬鬆的移民政策。 現有黨員約1.1萬人。 主席約翰·佩爾松(Johan Pehrson)。

(3)基督教民主黨(Kristdemokraterna):執政黨。 1964年成立,原名基督教社會民主黨,1996年改為現名。 現有黨員約2.5萬人。 堅持基督教價值觀,重視家庭。 主席埃芭·布什(Ebba Busch,女)。

(4)瑞典民主黨(Sverigedemokraterna):在野黨(支持政府)。 1988年成立。 黨員約3.6萬人。 極右翼政黨,要求政府實行更加嚴格的移民政策。 2010年首次進入全國議會。 主席吉米·奧克松(JimmieÅkesson)。

(5)社會民主黨(Socialdemokraterna):簡稱社民黨。 1889年成立。 瑞典第一大政黨,曾長期執政,現為反對黨。 現有黨員約8萬人。 主張保持和發展福利制度,積極參與國際合作。 主席瑪格達萊娜·安德松(Magdalena Andersson,女)。

(6)環境黨(Miljöpartiet):在野黨。 1981年成立。 現有黨員約1.5萬人。 強調環保,主張關閉核能電廠,反對加入歐元區。 實行集體領導制,主要領導人瑪爾塔·斯特內維(Märta Stenevi,女)和佩爾·布隆德(Per Bolund)。

(7)中間黨(Centerpartiet):在野黨。 1913年成立,原名農民協會,1958年改為現名。 現有黨員約2.3萬人。 反對中央集權,強調環保。 主席穆哈雷姆·德米羅克(Muharrem Demirok)。

(8)左翼黨(Vänsterpartiet):在野黨。 1917年成立。 原名左翼黨—共產黨人,1990年改為現名。 現有黨員約1.1萬人。 要求縮短工時,重視婦女權利,反對加入歐盟。 主席努史·達格斯塔(Nooshi Dadgostar,女)。

【重要人物】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國王。 1946年4月30日生於斯德哥爾摩。 1966年高中畢業後在部隊接受軍事訓練,1968年在烏普薩拉大學和斯德哥爾摩大學進修。 1973年9月15日即位。 愛好體育運動。 1976年6月與德國人希爾維亞·索梅爾拉特結婚。 有二女一子,長女維多利亞公主為王儲。 1981年9月和2006年7月偕王后訪華,2008年出席北京奧運會,2010年5月出席上海世博會,11月隨瑞典皇家工程院科技考察團訪華,2011年2月和王后因私訪滬。

烏爾夫·克裏斯特松:首相。 1963年生。 1985年加入溫和黨青年團。 1988至1992年任青年團主席。 1991年當選議會議員,先後擔任議會社會保障委員會、教育委員會、勞動力市場委員會委員及議會審計員等。 2010年出任社會保障大臣。 2017年成為溫和黨主席。 2022年10月當選首相。 已婚,有三個女兒。

【經濟】高度發達。 以高收入、高稅收、高福利為主要內容的“瑞典模式”為保障國家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2023年主要經濟指標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59509億瑞典克朗。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6.4萬瑞典克朗。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 0.2%。

失業率:8.0%。

【資源】鐵礦、森林和水力是瑞典三大資源。 瑞典系歐洲最大的鐵礦砂出口國,2022年鐵礦石產量約8700萬噸,採礦業總營業額約690億瑞典克朗。 森林覆蓋率為68.6%,蓄材35.5億立方米。 水力在瑞典清潔能源中占比最大,每年水力發電約68億千瓦時,占全國總發電量45%。 此外,北部和中部地區有硫、銅、鉛、鋅、砷等礦,儲量不大。

【工業】工業發達,主要有礦業、機械製造業、森林及造紙工業、電力設備、汽車、化工、電信、食品加工等。

【農業】全國耕地面積共282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7%。 糧食、肉類、蛋和乳製品自給有餘,蔬菜、水果主要靠進口,農產品自給率達80%以上。

【服務業】服務業發達,從業者主要分佈在醫療護理、商業、運輸通訊、金融、企業服務、教育、科研、公共行政、文化服務及家庭服務等領域。

【旅遊業】旅遊業穩定發展,主要旅遊地有首都斯德哥爾摩、北部自然保護區、西部哥德堡市和南部斯科納省。

【財政金融】瑞典財政狀況良好,政府債務負擔適中,2023年公共債務占GDP比率低於17%。

【對外貿易】外貿依存度較高,2023年對外貨物貿易總額4.151萬億瑞典克朗,同比增長2.45%,其中進口額約2.048萬億瑞典克朗、同比下降0.28%,出口額約2.103萬億瑞典克朗、同比增長5.26%。 出口商品主要有:機械與交通運輸設備、木材與紙張產品、化工與塑膠製品、工業機械、電子與電信設備、礦產品等。

【人民生活】生活水準較高,社會保障制度完善,醫療衛生體系發達。 老齡化較嚴重。

【軍事】曾長期奉行軍事不結盟政策。 2022年6月18日正式提交加入北約的申請,2024年3月正式入約。 和平時期注重包括軍事防務、民防、經濟防務和心理防務在內的總體國防建設。 國王為全國武裝力量最高代表。 三軍總司令負責提出軍事戰略,領導部隊訓練,指揮全軍作戰。 全國劃分為四個軍區。 2017年7月1日,瑞典開始實行義務兵役制。 軍工發達。 三軍總司令米克爾·畢登(Micael Bydén)上將。

【教育】實行十年制免費義務教育。 2020年,84%的人口受教育水准達高中及以上。 全國有各類高校48所(其中綜合性大學11所,藝術類院校5所)。 著名高校有斯德哥爾摩大學、烏普薩拉大學、隆德大學、皇家工學院等。

【科研】科研較發達。 全國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國家資助的全國各級高校、專業研究所、皇家科學院和工程院以及企業資助的下屬研發部門。

【文化】文化生活較豐富。 全國有公共圖書館2268個,各類博物館416個,電影院425所。

【體育】全民體育健身活動豐富,網球、冰球、桌球、足球、手球、高爾夫球、賽馬等競技項目普及並有較高水準,全國約有2.7萬個體育協會和俱樂部。

【新聞出版】年出版圖書近1.6萬多種,日報170種。 主要報紙有《每日新聞》《瑞典日報》《晚報》等。 新聞媒體有瑞典通訊社,1921年創立,為半官方新聞機构,下設瑞典全國廣播電臺、瑞典電視臺和教育臺。

【對外關係】奉行“小國大外交”,視人權、民主和多邊合作為外交政策基石。 支持經濟全球化,宣導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反對保護主義、民粹主義。 重視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作用,積極推動聯合國改革。 關注國際熱點問題,希通過提供發展援助、參與國際維和等管道發揮影響,外援占國民總收入比重約為1%。 積極參與歐盟事務,支持歐洲一體化,為歐盟和北約成員國。 主張加强跨大西洋合作。 近年重視發展同新興國家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