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護照

Iceland passport

冰島护照
  • 115
    免簽
  • 35
    落地簽
  • 8
    旅行授權
  • 40
    需要簽證
ISO代碼 IS
承認雙重國籍
地區人口 357,603
簽證要求:
大洲 護照國家 簽證狀態 有效天數 操作

基本概況

【國名】冰島(Iceland,Íslands)。

【面積】10.3萬平方公里。

【人口】38.3萬(2024年1月)。 絕大多數為冰島人,屬日爾曼族。 冰島語為官方語言,英語為通用語言。 85.4%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

【首都】 雷克雅維克(Reykjavik),雷市大區人口25.2萬(2024年1月),1月平均氣溫1.4℃,7月平均氣溫11.7℃,10月平均氣溫4.8℃。

【國家元首】總統哈德拉·托馬斯多蒂爾(Halla Tómasdóttir 

),2024年8月1日就職。

【重要節日】國慶日:6月17日。

【貨幣】冰島克朗(Íslensk króna),1美元約合136冰島克朗(2024年1月)。

【簡况】位於北大西洋中部,靠近北極圈,歐洲第二大島。 海岸線長約4970公里。 屬寒溫帶海洋性氣候,受墨西哥灣暖流影響,氣候相對溫和。 緊鄰北極圈,夏季日照時間接近極晝,冬季氣候寒冷、風雪猛烈。 多火山和地熱噴泉。

8世紀末,愛爾蘭修道士首先移居冰島。 9世紀後半葉,挪威開始向冰島移民。 930年建立議會和冰島聯邦。 1262年臣屬於挪。 1380年冰、挪同歸丹麥統治。 1904年獲內部自治。 1918年冰丹簽訂聯邦法,規定冰為主權國家,但外交事務仍由丹控制。 1940年丹麥被德國佔領,冰丹關係中斷。 同年英軍進駐,次年美軍取代英軍駐冰。 1944年6月16日冰議會正式宣佈解散冰丹聯盟,17日成立議會制獨立國家。

【憲法】1944年6月17日頒佈,後經多次修訂。 憲法規定,冰島實行議會民主制。 議會和總統共同執掌立法權,法院執掌司法權,總統和政府共同擁有行政權。 總統通過直接選舉產生,任期四年,可連選連任。

【議會】議會原分上下兩院,1991年10月合併為一院。 共有議員63名,任期四年。 本届議會於2021年9月大選後產生,由8個政黨組成,其中獨立黨17席,進步黨13席,左翼綠色運動黨8席,社會民主聯盟6席,人民黨6席,海盜黨6席,革新黨5席,中間黨2席。 議長比吉爾·奧爾曼松(BirgirÁrmannsson,獨立黨)。

【政府】2021年9月,本届冰島政府成立,獨立黨、進步黨和左翼綠色運動黨組成右、中、左聯合政府。 2024年4月政府改組,主要成員包括總理比亞德尼·貝內迪克松(Bjarni Benediktsson,男,獨立黨),外交部長索爾迪絲·科爾布倫·雷克菲約茲·吉爾法多蒂爾(Thórdís Kolbrún Reykfjörd Gylfadóttir,女,獨立黨),財政與經濟事務部長西於聚爾·英伊·約翰松(Sigurður Ingi Jóhannsson,男,進步黨),社會事務與勞動力部長格維茲門迪爾·英伊·古德布蘭松(Guðmundur Ingi Guðbrandsson,男,左翼綠色運動黨)。 2024年10月,總理貝內迪克松宣佈解散政府,將於11月提前舉行大選。

【主要網址】外交部: http://www.mfa.is ;議會: http://www.althingi.is 。

【司法機构】2018年1月起實行地方法院、上訴法院和最高法院三級審判制。 最高法院共有7名大法官,由總統任命,終身任職。 最高法院院長由高院所有大法官選舉產生,任期5年。 現院長班內迪克特·博加松(Benedikt Bogason)。 此外還有兩個特別法庭:勞工法庭和國家彈劾法庭。

【政黨】

(1)獨立黨(Independence Party):執政黨。 1929年成立。 主張將冰美雙邊防務合作協定作為安全防務政策基石,同時加强與其他北約成員國尤其是北歐和西歐國家的合作; 在冰島獲准保留對漁業資源和其他自然資源的控制權之前,不加入歐盟和歐元區; 重視環保; 主張國有企業私有化。 主席比亞德尼·貝內迪克松。

(2)左翼綠色運動黨(Left-Green Movement):簡稱綠黨。 執政黨。 1999年成立。 主張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反對加入任何軍事組織,反對外國在冰駐軍; 反對加入歐盟和歐元區; 重視環保和保護低收入者利益。 主席斯萬迪斯·斯瓦瓦爾斯多蒂爾(Svandís Svavarsdóttir)。

(3)進步黨(Progressive Party):執政黨。 1916年成立。 主張繼續加强與歐盟的聯系,條件成熟時可考慮加入歐盟和歐元區; 主張經濟私有化,提高社會福利。 主席西於聚爾·英伊·約翰松(Sigurður Ingi Jóhannsson)。

(4)革新黨(Liberal Reform Party):在野黨。 2016年成立。 由獨立黨分離而出。 主張適時加入歐盟; 支持農業補貼改革和保護性關稅措施; 支持綠色經濟政策,關注社會福利。 主席索爾傑爾迪·卡特琳·貢納爾斯多蒂爾(Þorgerður Katrín Gunnarsdóttir)。

(5)海盜黨(Pirate Party):在野黨。 2012年成立。 主張資訊革命,呼籲言論自由、互聯網政治透明及網絡資訊分享合法化。 主席哈爾多拉·摩根森(Halldóra Mogensen)。

(6)社會民主聯盟(Social Democratic Alliance):在野黨。 2000年成立。 由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ic Party)、人民聯盟(People’s Alliance)和婦女組織(Women’s List)合併而成。 支持改革社會福利制度,主張加入歐盟和歐元區。 主席羅伊·毛爾·恩納松(Logi Már Einarsson)。

(7)中間黨(Centre Party):在野黨。 2017年成立。 由進步黨分離而出。 反對加入歐盟,強調中立,對左右翼政黨治國理念均持開放態度,在保護個人權益的同時加强社會保障。 主席西格蒙杜爾·戴維·貢勞格松(Sigmundur David Gunnlaugsson)。

(8)人民黨(People’s Party):在野黨。 2016年成立。 主張消除貧困,對恐怖主義等外來威脅採取强硬態度,強調對冰島語言和文化的保護。 主席古茲蒙杜爾·英吉·克裏斯丁松(Guðmundur Ingi Kristinsson)。

【重要人物】哈德拉·托馬斯多蒂爾:總統。 冰島女企業家、投資家。 1968年10月11日出生。 先後獲美國阿拉巴馬州奧本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和雷鳥全球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2024年8月出任總統,成為冰島歷史上第二比特女性總統。

比亞德尼·貝內迪克松:總理。 1970年生。 1995年獲冰島大學法學學士學位,1997年獲美國邁阿密大學法學碩士學位。 2003年起任冰島議會議員,在經濟、稅務、工業、外交等多個委員會任職,2009年成為冰島獨立黨主席。 2013年4月至2017年1月任冰島財政與經濟事務部長。 2017年1月至11月任冰島總理。 2017年11月至2023年10月任冰島財政與經濟事務部長。 2023年10月任冰島外交部長。 2024年4月,再次任冰島總理。

【經濟】漁業是經濟支柱,工業以煉鋁等高能耗工業和漁產品加工業為主。 外貿依存度高。 1970年加入歐洲自由貿易聯盟,1994年參加歐洲經濟區,1995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創始成員國。 1995-2000年,冰島經濟進入高速增長時期,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近4%,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中名列前茅。 2008年9月,冰三大銀行因高風險投資失敗而破產,被收歸國有,冰陷入嚴重經濟危機。 冰政府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措施,對外積極爭取援助,與中國達成35億元人民幣的本幣互換協定,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億美元貸款以及其他北歐國家援助; 對內全力應對危機,節約行政開支,努力重建金融體系,穩定經濟秩序,鼓勵傳統行業生產和對外貿易。 2011年以來,冰經濟逐漸回穩恢復增長。 2015年6月起逐步解除資本管制綜合措施。 2017年3月,冰政府正式宣佈結束所有針對公民、企業及養老基金的資本管制措施,冰重新回歸國際金融市場。 2020年,因新冠疫情暴發,冰島經濟遭受重創,2021年開始企穩復蘇。 2023年主要經濟資料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310億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4.1%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萬美元

【資源】漁業、水力和地熱資源豐富,其他自然資源匱乏,石油等產品需要進口。 可開發的年水力發電量為640億度,地熱能年發電量可達72億度。 現時,近100%的供暖取自地熱。

【工業】除漁產品加工和針織等輕工業外,主要為煉鋁業和製藥業。

【農牧業】所處緯度高,冬季日照量少,僅南部幾個農場年產400~500噸農作物。 可耕地面積1000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1%。 畜牧業占主要地位,大部分農業用地被用做飼料草場。 相應的毛紡業和制革業比較發達。 肉、奶、蛋自給有餘,糧食、蔬菜、水果基本依靠進口。 2022年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07%。

【漁業】冰島的支柱產業。 2023年冰島漁船總漁獲量為137.9萬噸,比2022年减少3%。 主要捕撈品種為鱈魚、鯖魚、鯡魚等。 2024年1-2月,冰島水產養殖產品出口額133億冰島克朗,同比增長35%,達冰島水產養殖歷史上同期最高金額。 其中,鲑鱼出口占比超過90%。

【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 2023年全年,冰島服務出口總額9115億冰島克朗,同比增長20%。 服務進口總額6232億冰島克朗,同比增長11%。

【旅遊業】1980年起大力發展旅遊事業。 現時是冰第一大產業。 2014年外國遊客人數首次突破百萬大關。 2017年再創歷史新高,達到220萬人次。 2018年外國遊客230萬人次,增速放緩。 2019年受冰島WOW航空公司破產和冰島航空停飛波音737MAX飛機導致旅客運力大幅下降影響,訪冰外國遊客數量減少14.2%,不足200萬。 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遊客過夜數330萬,同比下降70.4%。 2021年冰島旅遊業復蘇,登記住宿過夜人數510萬人次,同比增長55%。 2022年遊客過夜數880萬,同比增長77%。 主要旅遊景觀有冰川、火山地貌、地熱噴泉和瀑布等。

【對外貿易】2023年第四季度冰島貨物出口額約2363億冰島克朗,進口貨物額3186億冰島克朗。 2023年商品進口貿易額最大的國家是挪威、德國和中國。 2024年1—7月,中冰雙邊貿易額2.4億美元。 中國連續16年保持冰島在亞洲最大貿易夥伴地位。

【對外援助】2022年對外援助金額約為國民總收入(GNI)的0.34%。 主要用於冰島開發署向非洲國家提供援助以及參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婦女發展基金、世界糧食計畫署等多邊機构的重要國際援助項目。

【軍事】根據憲法,冰不設軍隊。 1949年加入北約,1951年同美國簽訂防務協定,由美負責其防務。 北約在冰設有軍事基地,原駐美軍1700餘人,2006年美撤除駐冰軍事基地並將協定區域內土地和設施歸還冰。 冰有一支海洋巡邏隊,約100人,裝備3艘巡邏艇、兩架搜救直升機和一些小型飛機,負責漁區保護和海上救護工作。 全國有警詧700餘名。 2010年3月,冰政府宣佈逐步撤銷防務局,其職能分攤至包括海岸警衛隊在內的多個部門。

【文化教育】全民教育程度較高。 實行10年免費義務教育。 教育經費約占政府開支的7.7%,全國共有15所高等院校,冰島大學是最大的綜合性大學。

【新聞出版】全國性報紙有《晨報》《新聞日報》《24小時報》,其中發行量最大的為《晨報》。 有國家廣播電臺和電視臺各1家,其中國家廣播電臺有5套節目播出。 私人電視臺10家,其中3家可覆蓋全國,另有數家私人廣播電臺。

【對外關係】未加入歐盟,但系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及申根區成員,在歐洲經濟區框架下積極與歐盟開展合作。 與北歐國家保持傳統密切關係。 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是北約創始國之一。 現時冰在18個國家設有使館,3個國家設有總領館,5個都市設有常駐代表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