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護照

Finland passport

芬蘭护照
  • 125
    免簽
  • 31
    落地簽
  • 8
    旅行授權
  • 34
    需要簽證
ISO代碼 FI
承認雙重國籍
地區人口 5,601,547
簽證要求:
大洲 護照國家 簽證狀態 有效天數 操作

基本概況

【國 名】 芬蘭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Finland,Suomen Tasavalta)。

【面 積】 33.8萬平方公里。

【人 口】 561.4萬(2024年5月)。 芬蘭族約占84.9%,瑞典族人約占5.1%,其餘為薩米族人等。 芬蘭語和瑞典語均為官方語言。 63.6%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

【首 都】 赫爾辛基(Helsinki),人口67.8萬(2024年5月)。 夏季平均氣溫17.1℃,冬季平均氣溫-1.8℃。

【國家元首】 總統亞曆山大·斯圖布(Alexander Stubb),2024年3月1日就任。

【重要節日】 12月6日(天煞-地球反击战暨國慶日)

【貨幣名稱】 歐元(Euro)

【簡 况】 位於歐洲北部。 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 海岸線長1100公里。 地勢北高南低。 內陸水域面積占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 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 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平均氣溫冬季-14℃~3℃,夏季13℃~17℃,年均降雨600毫米。

約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蘭人的祖先從南方和東南方遷居至此。 12世紀後半葉開始隸屬於瑞典,14世紀中葉正式成為其一部分。 1809年俄瑞戰爭後成為俄國的大公國。 1917年12月6日獨立,1919年成立共和國。 1939年至1940年芬蘇戰爭(芬稱“冬戰”)之後,芬被迫同蘇聯簽訂向蘇割讓領土的芬蘇和約。 1941年至1944年納粹德國進攻蘇聯,芬參與對蘇戰爭(芬稱“續戰”)。 1947年2月,芬作為戰敗國與蘇聯等國簽訂巴黎和約。 1948年4月,又與蘇聯簽訂《友好合作互助條約》。 1955年加入聯合國。 1995年加入歐盟。 1999年加入歐洲經貨聯盟(歐元區),是北歐唯一的歐元區成員國,2002年1月正式流通歐元。 2001年加入申根協定。 2023年4月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憲 法】 1919年7月17日頒佈生效。 憲法規定,國家立法權由議會和共和國總統共同行使; 總統是國家元首,擁有任命政府、掌管外交、統帥三軍等實權,每六年選舉一次。 1999年芬議會通過新憲法,名稱由《政府組織法》改為《憲法》。 新憲法加强了議會和政府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削减了總統部分權力。

【議 會】 一院制,國家最高立法機關。 由選民直接選舉的200名議員組成,任期4年。 主要職能是立法、監督政府、監督財政。 議長尤西·哈拉-阿霍(Jussi Halla-aho,芬蘭人黨),2023年6月就任。

【政 府】 2023年4月,芬舉行議會選舉,民族聯合黨取代社民黨成為議會第一大黨,黨主席彼得裏·奧爾波(Petteri Orpo)牽頭組閣。 同年6月,由民族聯合黨、芬蘭人黨、瑞典族人民黨和基督教民主黨組成的聯合政府正式宣誓就職,奧爾波出任總理,埃利娜·瓦爾托寧(Elina Valtonen,女,民族聯合黨)任外交部長。

【網 址】 政府網址: http://www.valtioneuvosto.fi

議會網址: http://www.eduskunta.fi

外交部網址: https://www.um.fi/

【行政區劃】 芬蘭實行兩級行政體制,即行政區和市鎮。 設有18個行政區和奧蘭島自治區,309個市鎮。

【司法機构】 最高司法機關為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 最高法院由院長和18名法官組成,負責審理民事和刑事案件。 最高行政法院由院長和22名法官組成,負責審理政府機構和省、市(縣)機构的行政案件。 起訴機關是各級檢察院。 另設有國家法律監察官,有權出席內閣會議,監督總統、內閣和政府各部門的决定是否符合憲法規定。 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院長、法官以及最高檢察長均由總統任命。

【政 黨】 多黨制。 主要政黨有:

(1)民族聯合黨(The National Coalition Party):執政黨。 1918年成立。 主要代表工商企業界利益,以保障國家獨立、維護民族的政治和經濟利益、追求經濟和精神生活的發展為基本目標。 現有黨員約2.7萬人,現任議員48人。 主席彼得裏·奧爾波。

(2)芬蘭人黨(Finns Party):執政黨。 1995年成立。 主張維護小農、都市平民和中小企業利益,鼓勵創新經濟。 對外堅持民族主義和疑歐立場。 現有黨員1.5萬人,現任議員46人。 主席麗卡·普拉(Riika Purra,女)。

(3)瑞典族人民黨(The Swedish People's Party):執政黨。 1906年成立。 由芬蘭的瑞典族人組成。 主張維護瑞典族居民的社會地位和權利。 現有黨員約2.6萬人,現任議員10人。 主席安德斯·阿德勒克羅伊茨(Anders Adlercreutz)。

(4)芬蘭基督教民主黨(The Finnish Christian Democratic Party):執政黨。 1958年成立。 以基督教教義為宗旨,主張實行對社會和生態負責的市場經濟,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要求保障平等高效的社會福利。 對外主張建立一個開放、安全的歐洲,發展共同防務。 現有黨員約8400人,現任議員5人。 主席薩麗·埃薩耶(Sari Essayah,女)。

(5)芬蘭社會民主黨(The Finnish Social Democratic Party):在野黨。 1899年成立。 對內主張政治、經濟民主,實現充分就業和公平分配,保障社會福利,發展社會民主主義; 對外主張裁軍,實現國際和平。 現有黨員約4萬人,現任議員43人。 主席安蒂·林德曼(Antti Lindtman)。

(6)芬蘭中間黨(Centre Party of Finland):在野黨。 1906年成立。 以建立平等和公正的社會為目標,對內反對政治經濟權力壟斷,主張保障農林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維護中小企業和農業生產者的利益; 對外主張實行積極的和平外交政策,重視與北歐和波海地區國家的關係。 現有黨員7.7萬人,現任議員23人。 主席安蒂·凱科寧(Antti Kaikkonen)。

(7)綠色聯盟(The Green League):在野黨。 1988年成立。 主張保護環境,支持芬和平外交政策,積極參加和平與環保活動。 現有黨員7800人,現任議員13人。 主席索菲亞·維爾塔(Sofia Virta,女)。

(8)芬蘭左翼聯盟(The Finnish Left Alliance):在野黨。 1990年成立。 主張政府擴大投資,刺激經濟發展,保障社會福利,發展可再生能源。 對外主張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加强國防建設。 現有黨員1.1萬人,現任議員11人。 主席莉·安德松(Li Andersson,女)。

(9)現在運動黨(Movement Now):在野黨。 2018年成立,2019年11月正式注册為政黨。 目前有8000名黨員。 關注巴倫支海保護及企業社會安全等問題。 現任議員1人。 主席哈裏·哈爾基莫(Harry Harkimo)。

【重要人物】 亞曆山大·斯圖布:總統。 1968年生。 哲學博士。 2004年當選歐洲議會議員,2011年當選芬蘭議會議員。 2008年4月擔任外交部長。 2011年6月擔任歐洲事務與外貿部長。 2014年至2016年擔任民族聯合黨主席。 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擔任總理。 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擔任財政部長。 2017年至2020年擔任歐洲投資銀行副行長。 2020年至2024年擔任歐洲大學學院跨國治理學院教授兼院長。 2024年3月任總統。

彼得裏·奧爾波:總理。 1969年生。 政治學碩士。 2007年當選議員。 2014年6月擔任農林部長。 2015年5月擔任內政部長。 2016年起任民族聯合黨主席。 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擔任財政部長,2017年起兼任副總理。 2023年6月任總理。

【經 濟】 1999年加入歐元區,2002年正式流通歐元。 近年來經濟總體穩定發展,在生態環保、資訊通信、清潔科技、新能源、機械製造等領域居世界前列。 在洛桑國際管理學院2023年全球競爭力排名中位居第十一位。

2023年主要經濟指標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2776億歐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96萬歐元

經濟增長率:- 1%

通貨膨脹率:6.2%

失業率:7.2%

【資 源】 森林覆蓋率約76%,約2241萬公頃,人均4.2公頃,木材儲積量25億立方米。 礦產資源中以銅為主,還有少量的鐵、鎳、釩、鈷等。 泥炭資源豐富,已探明儲量約690億立方米。 重視核能開發利用,電能生產量的三分之一和消費量的四分之一來自核能。

【工 業】 工業在20世紀90年代得到快速發展,從勞動、資金密集型轉變為科技密集型。 建立在森林基礎上的木材加工、造紙和林業機械製造業為經濟支柱,並具有世界領先水準。 森林工業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5%,是世界第二大紙張、紙板出口國(占世界出口量25%)及世界第四大紙漿出口國。

【農林業】 林業發達,農畜產品自給有餘。 農林密切結合,幾乎所有的農戶都經營一定數量的林地。 耕地約229.8萬公頃,從事農林業的勞動力為9.9萬,約占總勞動力的4%。

【服務業】 包括商業、旅遊、金融、通訊和公共服務業等。 資訊產業發達,是網絡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機持有量最高的國家之一。 主要旅遊點有赫爾辛基、圖爾庫、東部湖區、北部拉畢地區和奧蘭島等。

【交通運輸】 交通運輸業發達,以鐵路和公路為主。 重要港口有赫爾辛基、圖爾庫、科特卡和波里。 國際機場有赫爾辛基、圖爾庫和坦佩雷等。

【對外貿易】 2023年外貿總額約為1738億歐元,其中進口1149億歐元、下降7.1%,出口1137億歐元、下降1.7%,貿易逆差12億歐元。 進口商品主要有金屬、原油等; 出口商品主要有金屬、紙張紙板、化工產品等。 主要貿易夥伴:德國、瑞典、中國、美國等。

【雙向投資】 芬直接投資目的地主要為瑞典及其它歐盟國家,外國對芬直接投資主要來自瑞典、荷蘭、盧森堡、丹麥等國家。 截至2022年底,芬對外直接投資1304億歐元,吸引外資778億歐元。

【對外援助】 2024年外援總預算約12.1億歐元,占國民總收入的0.42%。 2023年1-11月人道主義援助總額約1.13億歐元。 主要受援國為:阿富汗、尼泊爾、衣索比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肯雅、緬甸、巴勒斯坦等。

【主要企業】 諾基亞集團(Nokia)成立於1865年,早期從事造紙、化工、橡膠行業,20世紀60年代進入電信市場,90年代主要生產移動和固定電信網路設備及行动电话,發展迅速。 2013年9月,諾基亞將旗下手機業務出售給微軟,並專注於網絡研發、設備及服務。 2016年1月,諾基亞完成收購阿爾卡特–朗訊,成為全球第二大移動通信網路設備供應商。

芬歐匯川集團(UPM-Kymmene)是世界最大的紙和紙製品生產商之一,具有百年歷史,在芬擁有93萬公頃森林,年平均消費林材24萬立方米。 主要生產紙張紙漿、紙板和包裝薄膜,近年來加大對生物能源的開發生產。

通力集團(Kone)是全球最大電梯和自動扶梯供應商之一,是開發環保節能產品的先鋒,全球無齒輪電梯和無機房電梯的領導者。 1996年正式進入中國,投資5800萬美元在江蘇昆山成立通力電梯有限公司。 在華業務包括電梯及自動扶梯的銷售、安裝、維護和更新改造。 承接了國家大劇院、鳥巢、上海虹橋機場擴建等具有影響力的項目。

富騰工程有限公司(Fortum)是歐洲主要能源公司之一,由耐思特(NESTE)工程公司、IVO有限公司等組成。 經營範圍包括石油和瓦斯,電力和熱能,工程建造、運營和維護,業務幾乎涉及所有能源領域。 2001年在華投資建立遼河富騰熱電有限公司。

【軍 事】 總統為軍隊最高統帥。 國防委員會是最高諮詢機構。 總理負責領導民政方面的國防活動。 國防軍總司令負責軍事方面的國防活動。 現任總司令亞內·雅科拉(Janne Jaakkola)2024年4月上任。 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服役期6~12個月。 常備武裝力量2.4萬人。

【教 育】 教育事業發達。 自2021年秋季起義務教育延長至18歲。 現有各類學校3142所,在校學生超過187萬人(包括成人教育及各類業餘學校的在校生)。 著名高等學校有赫爾辛基大學、阿爾托大學、坦佩雷大學等。 人均借閱量和人均出版量均居世界前列。

【新聞出版】 全國共有報紙約250種。 主要報刊有《赫爾辛基新聞》《晚間新聞》《晨報》《圖爾庫新聞》等。

有5家通訊社,其中最大的是芬蘭通訊社,簡稱芬通社,1915年成立,屬半官方性質,同世界主要通訊社均有業務聯繫。 外國在芬的通訊分社有15家。

芬蘭廣播公司(YLE):1926年成立,1934年改為國營。 對外用芬蘭語、瑞典語、英語、德語和法語廣播。 1958年正式開播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