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普勒斯護照

Cyprus passport

賽普勒斯护照
  • 121
    免簽
  • 30
    落地簽
  • 6
    旅行授權
  • 41
    需要簽證
ISO代碼 CY
承認雙重國籍
地區人口 1,295,102
簽證要求:
大洲 護照國家 簽證狀態 有效天數 操作

基本概況

【國 名】賽普勒斯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yprus)。

【面 積】9251平方公里,其中塞北部土耳其族區面積3355平方公里。

【人 口】賽普勒斯實際控制區人口92.8萬(2023年)。 賽普勒斯全境人口約125萬,其中希臘族占58.7%,土耳其族及外籍人占40%。 主要語言為希臘語和土耳其語,通用英語。 希臘族信奉東正教,土耳其族信奉伊斯蘭教。

【首 都】尼古西亞(Nicosia),人口26.5萬(2022年)。 年均最高氣溫31℃-37℃,最低氣溫5℃-15℃。

【國家元首】尼科斯·赫裏斯托祖利季斯(Nicos Christodoulides),2023年2月當選,3月1日正式宣誓就職,任期5年。

【重要節日】國慶日:10月1日。

【簡 况】位於地中海東北部,為地中海第三大島。 海岸線全長782公里。 屬於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夏季幹熱,冬季溫濕。 夏季平均氣溫28℃-35℃,冬季4℃-10℃。

西元前1500年,希臘人移居賽普勒斯島。 後曾被埃及、波斯等國征服。 西元前58年併入羅馬帝國。 西元395年歸屬拜占庭帝國。 1571年由奧斯曼帝國統治。 1878年被割讓給英國,1925年成為英“直轄殖民地”。 1959年2月19日與英國、希臘、土耳其簽訂“蘇黎世—倫敦協議”。 1960年8月16日宣佈獨立,成立賽普勒斯共和國。 1961年加入英聯邦。 獨立後,賽普勒斯希臘族和土耳其族多次發生衝突。 1974年後,土族北移,並於1975年和1983年先後宣佈成立“賽普勒斯土族邦”和“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同希族形成南北分治局面。 現時,“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僅得到土耳其承認。

【政 治】總統共和制。 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任期5年,可連任一次。 立法權屬議會,司法權由法院行使。

【憲 法】現行憲法於1960年8月16日公佈。 憲法規定塞為共和國,總統由希族人擔任,土族人任副總統,行政權屬總統、副總統,二者對行政方面的重大决定均有最後否決權。 由於兩族爭端,憲法並未得到貫徹實施。

【議 會】實行一院制,議會每5年選舉一次。 獨立之初,議會共有50個席位,其中希族35席,土族15席。 1964年兩族衝突爆發後,土族議員退出議會。 1985年通過憲法修正案。 議席增至80個,其中希族56席,土族24席。 (土族長期以來另立議會,共50個席位,由土族各黨派通過選舉產生)。 現議會2021年5月選出,為塞第14届議會,議長為來自民主大會黨的阿妮塔·迪米特裏烏(Annita Demetriou)。 議會56個議席分配情况如下:

民主大會黨(右翼)17席,勞動人民進步黨(左翼)15席,民主黨(中右)9席,民主陣線黨4席,社會民主運動黨3席,國民前線黨3席,綠黨2席,獨立議員3席。

【政 府】實行總統內閣制。 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 現政府主要成員有:外交部長康斯坦丁諾斯·孔波斯(Constantinos Kombos),財政部長馬基斯·凱拉夫諾斯(Makis Keravnos),內政部長康斯坦丁諾斯·約奧努(Konstantinos Ioannou),國防部長瓦西利斯·帕爾瑪斯(Vasilis Palmas),教育、體育和青年部長雅典娜·米哈伊利祖(Athina Michailidou),交通、通信和工程部長亞列克西斯·瓦菲亞季斯(Alexis Vafiadis),能源、商務和工業部長喬治·帕帕納斯塔修(George Papanastasiou),農業、農村發展和環境部長瑪利亞·帕納約圖(Maria Panagiotou),勞動和社會保險部長揚尼斯·帕納約圖(Yiannis Panagiotou),司法和公共秩序部長馬裏奧斯·哈齊奧蒂斯(Marios Hartsiotis),衛生部長米哈利斯·達米亞諾斯(Michalis Damianos)。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6個行政區:尼古西亞、利馬索爾、阿莫霍斯托斯、拉納卡、帕福斯和凱裡尼亞。 凱裡尼亞和阿莫霍斯托斯的大部分及尼古西亞的一部分由土族控制。

【司法機构】分為一審法院和最高法院(常被稱為二審法院)。 一審機构包括地方法院、巡迴法院、家庭法院、租金管制法庭、工業糾紛法庭、軍事法庭等。 最高司法理事會由共和國總檢察長和最高法院院長及法官組成。 最高法院院長卡特琳娜·斯塔瑪提烏(Katerina Stamatiou)。 總檢察長喬治·薩維德斯(Giorgos Savvidis)。

【政黨】主要政黨有:

(1)民主大會黨(Democratic Rally):議會第一大黨,1976年7月4日成立。 約有黨員1萬人,多系銀行家、工商企業家、律師、醫生和高級職員等。 主席阿妮塔·迪米特裏烏(Annita Demetriou)。

(2)勞動人民進步黨(The Working People’s Progressive Party):議會第二大黨,1926年8月成立,前身為賽普勒斯共產黨。 1941年改組並改用現名。 約有黨員1.4萬人。 總書記斯特法諾斯·斯特法努(Stefanos Stefanou)。

(3)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議會第三大黨,1976年7月11日成立。 約有黨員8000人,成員多系中小企業主、職員、自由職業者和富裕農民等。 主席尼古拉斯·帕帕多普洛斯(Nikolas Papadopoulos)。

(4)社會民主運動(Social Democratic Movement):1969年2月成立。 黨員約3000人。 該黨曾於1998年參政,1999年由於克萊裏季斯總統决定不在塞南部部署俄制地空導彈而退出政府,與中央重組運動(Movement for the Regrouping of the Centre)合併後易名,但很快分裂。 主席馬利諾斯·西佐普洛斯(Marinos Sizopoulos)。

土族主要政黨:(1)民族團結黨(National Unity Party):1975年成立,主席費茲·蘇楚格魯(Faiz Sucuoglu)。 (2)共和土族黨(Republican Turkish Party):1970年成立,主席圖範·阿胡曼(Tufan Erhürman)。 (3)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1992年成立,主席費克裏·阿塔奧格魯(Fikri Ataoğlu)。 (4)公共民主黨(Communal Democracy Party):2007年成立,主席米內·阿特裏(Mine Atlı)。

【重要人物】尼科斯·赫裏斯托祖利季斯:總統。 1973年12月6日生於賽普勒斯帕福斯市,本科就讀於紐約市立大學女王學院,後獲紐約大學政治學碩士和馬爾他大學外交學碩士學位,2003年獲雅典大學政治學、公共管理學博士學位。 早年曾任大學教授,1999年進入外交部,歷任駐倫敦總領事、駐希臘使館副館長及常駐歐盟使團參贊。 2013年任總統外事辦公室主任,2014年起兼任塞政府發言人,2018年任賽普勒斯外長。 2023年2月12日當選塞獨立以來第13任總統,3月1日正式宣誓就職。

【經 濟】20世紀60年代,國民經濟的支柱是農業。 自70年代中期塞分裂以來,經濟結構發生較大變化。 從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經濟發展主要依靠製造業。 之後,船運、旅遊、金融業等服務業取代製造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力。 1998年成為歐盟成員候選國後,開始按照入盟要求對經濟政策、結構進行調整。 2004年5月1日,正式加入歐盟。 2008年1月1日順利加入歐元區,此後經濟進一步融入歐洲。 2012年6月,受希臘債務减記影響陷入財政危機,向歐盟申請救助。 2013年3月25日,塞與“三駕馬車”達成100億歐元救助原則性協定。 2016年3月,塞成功退出“三駕馬車”救助計畫。 自歐盟復蘇基金獲得14億歐元無償援助和貸款。 2023年塞主要經濟資料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297.6億歐元

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5%

財政赤字:36.1億歐元,財政赤字率12.1%

公共債務:224億歐元

失業率:6.7%

貨幣名稱:歐元(Euro)

土族當局的人口普查顯示,土族區實際人口約38.2萬人。 土族區經濟規模小,以農業和旅遊業為主,人均收入逾1萬美元。

【資 源】礦藏以銅為主,其他有硫化鐵、鹽、石棉、石膏、大理石、木材和土性無機顏料。 近年來礦源開採量逐年下降。 森林面積1735平方公里。 水力資源貧乏,已建立大型水壩6個,總蓄水量1.9億立方米。

【工 業】由於國內市場不大,塞工業產品和加工農產品大部分用於出口。 工業企業大多為私企,規模不大,雇用工人在30人以下。 主要工業部門有食品、紡織、皮革、木材、金屬、機械、運輸、電力、光學、化工等。 2023年,工業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4%。

【農 業】農產品貿易在對外貿易中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對外出口最多的三種農產品為檸檬、洋芋和起司。

【服務業】金融、保險、服務及旅遊業等較為發達。 旅遊業是國家外匯收入主要來源和拉動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 主要旅遊城市有帕福斯、利馬索爾、拉納卡等。 2023年旅遊業持續增長,抵塞遊客384.5萬人次,同比上升20.1%,旅遊收入29.9億歐元,同比上升22.6%。

【交通運輸】有公路1.7萬公里,其中一半以上是已鋪路面道路。 北部土族區道路里程占35%。 2023年注册機動車45494輛,同比增長34.6%,其中小汽車注册數量為36608輛,同比增長37.6%。 主要港口有利馬索爾(年輸送量60萬標準箱)、拉納卡(年輸送量25萬標準箱)、阿莫霍斯托斯(塞島分裂前的主要港口,現僅土族使用)。 海運業發達,在塞注册船舶世界排名第十一。 2021年,塞注册船隻總噸位超過2500萬噸。 海運業每年的經濟貢獻超過10億歐元,海運業收入約占國內生產總值7%。

【對外貿易】 2023年進口總額為129.5億歐元,同比增長12.9%,出口額為46.9億歐元,同比增長11.3%。 主要出口商品為醫藥用品、機械用具、柑橘、服裝、起司、酒類及部分輕工產品和農產品。 主要進口礦產品、機械、運輸設備、賤金屬及其製品、化學工業及相關工業產品等。

【軍 事】武裝力量為國民警衛隊,建於1964年,分為陸、海、空三軍。 司令和一些高級軍官由希臘軍官擔任。 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為14個月,總兵力約1.3萬人。

希臘在塞駐軍約950人; 土耳其在“北塞”駐軍約4萬人; 英國在塞有兩個主權軍事基地,駐軍3500人; 聯合國駐賽普勒斯維和部隊約800人。

土族常規部隊“警衛旅”有5000人,編為7個步兵營和1個裝甲連,另外還有武裝員警部隊1853人。

【教 育】小學和國中實行義務教育,15歲以上人口受教育率為97%。 近年來,教育經費占政府預算的7%左右,列歐盟第二。 有各類教育機構約1270所,在校學生約18萬人,其中約70%就讀於公立學校。 各種高等專科學校30所。 有一所綜合性大學。

【新聞出版】有各種報刊30餘種。 希族主要有:《自由愛好者報》,1955年創刊,發行量2萬份; 《黎明報》,1956年創刊,發行量1.4萬份; 另有《公民報》、《鬥爭報》、《今日報》、《自由新聞報刊》、《真理報》和《新聞報》等。 土族主要報刊有:《灰狼報》,1951年創刊,發行量5000份。 賽普勒斯通訊社於1976年4月成立,為官方通訊社。 1997年2月與新華社簽署合作協定,開始進行新聞交流與合作。

共有10個覆蓋全島範圍的電臺。 賽普勒斯廣播電臺建於1952年,除用希臘語廣播外,還用土、英、法、阿拉伯和亞美尼亞語廣播。 土族電臺建立於1963年。 另有38個地方廣播電臺。

共有7個覆蓋全島範圍的電視臺,其中2個國家電視臺,3個私人電視臺,2個衛星電視臺。 國家電視臺建於1957年。 土族電視臺建於1976年。 另有6個地方電視臺。

【對外關係】積極推進全方位外交,強調維護國家獨立、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關係。 主張用和平手段解决地區及國際爭端,國家不論大小一律平等,關注小國安全。 認為賽普勒斯問題依然是關乎民族存亡的最大挑戰,需要集體的力量來解决。 2004年5月加入歐盟後,追求全面、平等地參與歐盟事務,並以歐盟為依託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 主張深化同周邊國家關係,推動與阿拉伯世界的關係進一步發展,提升與大國的雙邊關係。 與世界上178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因賽普勒斯問題與土耳其長期敵對,無外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