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摩羅護照

Comoros passport

科摩羅护照
  • 17
    免簽
  • 32
    落地簽
  • 3
    旅行授權
  • 146
    需要簽證
ISO代碼 KM
承認雙重國籍
地區人口 876,437
簽證要求:
大洲 護照國家 簽證狀態 有效天數 操作

基本概況

【國名】科摩羅聯盟(Union of the Comoros,Union des Comores)。

【面積】2236平方公里(包括馬約特島)。

【人口】約87萬(2023年)。 主要由阿拉伯人後裔、卡夫族、馬高尼族、烏阿馬查族和薩卡拉瓦族組成。 通用科摩羅語,官方語言為科摩羅語、法語和阿拉伯語。 超過95%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主要為遜尼教派。

【首都】莫洛尼(Moroni),人口約7.9萬。 熱季為11月至次年5月,平均氣溫24-31℃,凉季為6月至10月,平均氣溫19-27℃。

【國家元首】總統阿紮利·阿蘇馬尼(Azali Assoumani),2016年5月當選,2019年4月連任,2024年1月再次當選連任。

【重要節日】國慶日:7月6日。

【簡況】西印度洋島國,由大科摩羅、昂德昂、莫埃利、馬約特四島組成。 位於莫三比克海峽北端入口處,東、西距馬拉加西和莫三比克各約300公里。 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3-28℃。

西方殖民者入侵前長期由阿拉伯蘇丹統治。 1841年法國入侵馬約特島。 1912年科摩羅四島淪為法國殖民地。 1946年成為法“海外領地”。 1961年取得內部自治。 1975年7月6日獨立,成立科摩羅國,艾哈邁德·阿蔔杜拉(Ahmed Abdallah)任總統。 1978年10月22日改國名為科摩羅伊斯蘭聯邦共和國。 1990年3月,賽義德·穆罕默德·喬哈爾(Said Mohamed Djohar)當選總統,組成科獨立以來第一個多黨聯合政府。 1995年9月,科前總統衛隊長、雇傭軍頭目、法國人德納爾發動軍事政變,喬哈爾總統被囚,卡阿比總理成立過渡政府。 喬哈爾獲釋後被送往留尼汪“治病”期間宣佈成立合法政府,科出現兩個政府共存局面。 1996年1月,總統派和總理派實現和解,並於3月16日組織總統選舉,穆罕默德·塔基·阿蔔杜勒卡裏姆(Mohamed Taki Abdoulkarim)當選。 1997年7月,昂德昂島要求脫離科摩羅歸屬法國,10月宣佈獨立。 1998年11月塔基病逝,塔基丁出任代總統。 1999年4月19-23日,科各島和各黨派代表在非洲統一組織和馬拉加西等主持下召開島際會議並達成《塔那那利佛協議》,决定成立科國家聯盟,各島高度自治,但昂德昂島代表拒絕簽字。 4月30日,科軍參謀長阿紮利上校發動軍事政變上臺。 阿紮利上臺後,組成文官主導的新政府,吸收更廣泛的政黨代表參政,基本穩定了科局勢。 同時,阿積極尋求與昂德昂島當局對話,2000年8月與昂德昂島領導人阿貝德簽署《豐波尼共同聲明》,原則同意進行民族和解,决定成立帶有邦聯性質的“科摩羅新集體”。 2001年2月,科政府、反對黨、昂德昂島當局、各島代表及非統等9方簽署《科摩羅和解框架協議》,科全面民族和解行程正式啟動。 12月23日,科通過新憲法草案,决定成立科摩羅聯盟,賦予四島高度自治權。 2002年3-4月,科舉行大選,阿紮利當選總統。 2003年12月20日,科聯盟政府與除馬約特島外的三島達成《科摩羅過渡措施協議》,就議會選舉、聯盟和三島之間權力分配等問題達成妥協。 2007年6月,昂島前地方領導人巴卡爾不顧科總統令,非法舉行地方選舉並宣佈勝選“蟬聯”,與聯盟政府關係惡化。 非盟和平與安全理事會通過決議,要求對昂島當局實行制裁。 2008年2月,非盟峰會發表聲明,呼籲成員國對科政府依法在昂島恢復管轄權予以一切必要支持。 3月,科政府軍與600名坦尚尼亞、蘇丹軍人組成聯軍對昂島採取軍事行動控制了昂島。 6月,昂島主席選舉舉行。

【政治】2010年11-12月,科摩羅舉行兩輪總統選舉,原副總統伊基利盧·杜瓦尼納(Ikililou Dhoinine)當選新一任聯盟總統。 2011年5月26日,伊基利盧就任聯盟總統。 2016年5月,阿紮利在總統選舉中勝出,重掌大局。 2016年5月26日,阿紮利總統宣誓就職。 2018年2月,科摩羅舉行全國對話協商大會,在改革總統輪任制、取消副總統職位、取消憲法法院等方面取得共識。 2019年3月,科摩羅舉行總統選舉,阿紮利總統勝選連任。 2024年1月,阿紮利總統再次勝選連任。

【憲法】2001年12月23日,科摩羅通過獨立以來第四部憲法,2009年5月17日進行修正。 根據修改後的憲法,科實現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分立體制。 聯盟設1名總統和3名副總統。 總統為國家元首兼政府首腦和軍隊最高統帥,由各島輪任,任期五年。 各島政府在尊重國家統一的前提下,實行自治。 副總統負責協調和監督各自治島行政機構依法施政。 2018年7月,阿紮利總統推動修訂憲法,將總統不得連任、三島輪任改為允許現任總統連任一次、三島輪任,並取消副總統職位。

【議會】國民議會為聯盟最高立法機構,共有33名議員,其中24名議員通過直選產生,其他由各島理事會(地方議會)各指定3人組成,負責討論通過國家法律法規、國家預算、監督政府行為等,設有常務委員會和4個常設委員會,各委員會均有8名成員。 每年召開兩次例會,第一次召開時間為4月的第一個星期五,第二次召開時間為10月的第一個星期五。 每次例會不超過3個月。

2020年1月至2月,科舉行立法選舉,執政黨獲20席,反對黨和獨立候選人獲其餘4席。 議長是前農業、漁業、環境部長穆斯塔納·阿蔔杜(Moustadroine Abdou)。

【政府】本届政府於2024年7月成立,現時主要成員有:總統阿紮利·阿蘇馬尼(Azali Assoumani),能源、水務及燃料部長阿布巴卡爾·賽義德·昂利(Aboubacar Said Anli),農業、漁業及手工業部長丹尼埃爾·阿利·邦達爾(Daniel Ali Bandar),青年、就業、勞工、體育、藝術及文化部長伊娜亞蒂·西迪(Inayati Sidi,女),領土整治、城市化、不動產事務及陸路運輸部長米魯瓦迪·阿布杜·伊達魯斯(Miroidi Aboudou Idarousse),外交與國際合作、阿拉伯事務、海外僑民、法語國家事務及非洲一體化部長姆巴埃·穆罕默德(Mbae Mohamed), 內政、權利下放、國土管理及協調國家機構關係部長馬哈穆德·法克裏丁(Mahamoud Fakridine),經濟、工業、投資及經濟一體化部長穆斯塔法·哈桑尼·穆罕默德(Moustoifa Hassani Mohamed),財政、預算及銀行業部長易蔔拉欣·穆罕默德·阿蔔杜拉紮克(Ibrahim Mohamed Abdourazak),司法、伊斯蘭事務、公共行政、人權事務及公共管理部長賽義德·奧馬爾·胡馬迪(Said Omar Houmadi),促進性別平等、團結及新聞部長兼政府發言人法蒂瑪·阿哈馬達(Fatima Ahamada,女),郵政、電信、數字經濟及公正透明部長烏姆裏·馬迪·哈桑尼(Oumouri Madi Hassani), 海空運輸部長安迪利·利埃達(Andili Lieda),國民教育、教學、科研、培訓及就業部長巴卡爾·姆武拉納(Bacar Mvoulana),衛生及社會保障部長納蘇哈·烏塞內·薩利姆(Nassuha Oussene Salim),環境及旅遊部長阿布巴卡爾·本·馬哈穆德(Abubakar·Ben·Mahmoud)。

【行政區劃】分為大科摩羅、昂德昂和莫埃利三個自治島。 島下設縣、鄉、村,三島分別有7個、5個、3個縣,共24個鄉。 馬約特島現為法國控制。

【司法機构】科聯盟憲法規定,最高法院是聯盟和各島司法、行政和財政等問題的最高審判機關,法官終身任職。 憲法法院負責審查聯盟及各島法律的合憲性,確認選舉結果,審判選舉爭議,裁决聯盟機构之間、聯盟與各島間有關許可權問題的爭議,2018年4月,科政府將憲法法院職責暫時移交至最高法院。

【政黨】科目前有近50多個政黨和政治團體。 主要有:

(1)科摩羅復興公約黨(Convention pour le Renouveau des Comores,CRC):2002年7月21日成立。 宗旨是捍衛國家統一、領土完整和民族和解成果,支持消除貧困的行動。 主要機构有全國理事會、地區理事會、政治理事會、執行局和常設書記處。 優素福·穆罕默德·阿裏(Youssoufa Mohamed Ali)任總書記。 阿紮利總統為該黨創始人和名譽主席。

(2)全國爭取正義陣線(Front National pour la Justice,FNJ):伊斯蘭教政黨。 1990年11月19日成立,1992年被國家承認合法。 宗旨是爭取和平穩定,通過對話解决國家分裂危機。 曾派團參加解决昂德昂島危機的國際會議,是有關文件簽署方之一。 總書記阿赫邁德·拉斯德(Ahmed Achid)。 前總統桑比是該黨創始人之一。

(3)科摩羅民主進步運動(Mouvement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e Progrès, MDP): 1988年12月成立,成員多為商人。 對內主張實行多黨制,經濟自由化和私有化; 對外主張不結盟,睦鄰友好,在相互尊重主權的基礎上發展國家間關係。 該黨在阿卜杜拉、喬哈爾和阿紮利執政時期均為反對黨。 主席阿巴斯·尤素夫(Abbas Djoussouf)。

【重要人物】阿紮利·阿蘇馬尼:科摩羅聯盟總統。 1959年12月31日生。 1986年起先後擔任科內政部移民局長、總統辦公廳軍務官、國防軍司令、總參謀長等職。 1999年4月政變上臺。 2002年4月當選科摩羅聯盟總統,2006年5月卸任。 2016年5月再次當選總統,2019年4月連任。 2023? 連任

【經濟】世界最不已開發國家之一。 經濟以農業為主,香子蘭、丁香、鷹爪蘭等香料產量居世界前列,有“香料島”之稱。 工業基礎脆弱,嚴重依賴外援。 1991年5月開始實行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制訂的“結構調整計畫”。 2012年底,科達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佈科達到“重債窮國倡議”减債計畫完成點。 阿紮利總統上任後出臺多項惠民舉措,降低食品、日用品、石油製品價格,重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全國公路網改造、新火力發電廠等項目。 2017年,科政府提出“2030新興國家”發展戰略,擬重點推進水資源開發和道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衛生和教育體系,發展數位化和創新技術。 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約13.5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7%,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587美元(資料來源:世界銀行資料庫)。 2024年2月,科摩羅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

【資源】無礦產資源。 水力資源匱乏。 漁業資源較豐富。

【工業】基礎薄弱、規模小,主要為農產品加工業,另有印刷廠、製藥廠、可口可樂瓶裝廠、水泥空心磚廠和小服裝廠等。

【農牧漁業】科是農業國家,57.4%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 全國可耕地面積7萬多公頃。 農林牧漁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四成,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玉米和薯類。 糧食不能自給,需從國外進口。 丁香、香子蘭、依蘭等經濟作物是科外匯收入主要來源。 近年畜牧業有所發展,在大科摩羅島有兩家養雞場。 油料、糧食、肉類和牛奶主要從法國、阿聯酋、南非和馬拉加西進口。 漁業資源較豐富,主要魚種為金槍魚、紅魚和青魚。 但僅能在近海捕撈,捕魚量不能滿足國內需要。 現有漁民8000餘人,年捕魚量約1.6萬噸。 科政府與歐盟簽有捕魚協定。

【旅遊業】旅遊資源豐富,海島風光秀美,伊斯蘭文化鮮明,但旅遊資源尚待充分開發。 位於大科摩羅島的加拉瓦陽光度假酒店(Galawa Sun Resort Hotel)為科最大旅遊設施。

【交通運輸】無鐵路,島上交通工具為汽車,島際交通工具為輪船和飛機。 獨立以來,政府用於交通運輸方面的投資占全部經濟建設資金的一半以上。

公路:總長880公里。

水運:國營的科摩羅港口和海運公司有客貨兩用輪3艘,港口年輸送量約10萬噸。 穆察穆都港為科最大港口,可停靠2.5萬噸級輪船。

空運:有賽義德·易蔔拉欣王子國際機場(哈哈亞機場),跑道長2400米。 葉門、模裡西斯、馬拉加西和法國航空公司有班機經停。 國營航空公司經營四島間班機往來,私人航空公司承擔空運業務。

【財政金融】財政收入主要靠稅收和外國援助,赤字居高不下。 根據經濟結構調整計畫,近年來科政府努力削减公共開支。 多邊債權方主要有世界銀行、非洲開發銀行、阿拉伯非洲發展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法國是科最大雙邊債權國。

有5家銀行:科摩羅中央銀行(la Banque Centrale des Comores),1962年成立,1975年科獨立後用現名; 科摩羅工商銀行(la Banque pour l’Industrie et le Commerce),1990年底成為巴黎國民銀行在科分行,註冊資本600萬法國法郎; 科摩羅發展銀行(la Banque de Developpement des Comores),註冊資本600萬法國法郎,政府擁有50%的資本; 科摩羅國家儲蓄銀行(la Caisse nationale d'epargne); 2008年由坦尚尼亞投資成立的進出口銀行(EXIM Banque)。

【對外貿易】生活用品幾乎全部依靠進口。 主要進口石油產品、交通工具和零件、大米等。 主要出口香料等農產品,丁香、香子蘭、依蘭為三大出口香料。 主要出口目的國有法國、印度、德國、巴基斯坦等,主要進口來源國有阿聯酋、法國、中國、馬拉加西等。

【外國援助】基礎設施建設主要依靠外援。 聯合國系統(含世界銀行)援助居科外援首位,約占30%,其它多邊援助占24%。 法國是最大援助國,其它援助方有歐盟、沙特、科威特、日本、美國、中國等。 2001年世界銀行向科提供600萬美元消除貧困貸款,阿拉伯聯盟首腦會議為科設立1000萬美元的民族和解行程專項基金。 7月在巴黎舉行的“科摩羅之友”會議上,科共獲得1280萬美元國際援助。 2002年科各島財政糾紛導致歐盟、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取消援助計畫。 2005年12月對科援助方圓桌會議在模裡西斯召開,法國、歐盟等為科實施《經濟發展减貧戰略》和《2006-2009年行動規劃》募捐近2億美元。 2008年12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後沖突時期經濟援助計畫”,向科提供1750萬美元援助。 2010年3月,卡塔爾政府及阿拉伯聯盟、伊斯蘭會議組織、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在杜哈聯合召開支持科摩羅聯盟發展與投資會議,為科籌得5.4億美元的援助和投資項目。 2012年12月,科摩羅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重債窮國倡議”決策點審查。 2013年9月,世界銀行向科提供2730萬美元無償援助,以促進科電信和能源領域的發展。 11月,科和非洲開發銀行簽署經援協定,非發行將向科提供2010萬美元無償援助,幫助科加快電網建設。 12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確認科已達到重債窮國减債計畫完成點。 2015年2月,非洲開發銀行向科水電公司提供1800萬美元無償援助。 3月,歐盟與科簽署合作協定,將在2014-2020年向科提供6800萬歐元無償援助。 4月,國際重建和發展銀行、國際開發協會與科簽署協定,將向科提供1300萬美元無償援助。 5月,歐盟與科簽署協定,將向科提供600萬歐元的無償援助,為科修繕118公里的道路。 同月,非盟與科簽署合作協定,將向科提供114萬美元無償援助,用於支持科政府與紐西蘭、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共同實施的地熱開發專案。 2017年2月,非洲發展銀行與科簽署2000萬美元援助協定,用於支持科全國公路修繕計畫。 3月,世界銀行與科簽署協定,向科提供250萬美元無償援助,用於執行全國第二次人口普查計畫。 8月,世界銀行宣佈將在未來三年內向科政府提供至少2000萬美元的援助,用於支持科政府的經濟發展計畫。 2019年12月,科在法國巴黎舉辦“科摩羅發展夥伴國會議”,為其“2030年新興國家”戰畧籌集資金。 法國、阿聯酋、科威特等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以及有關跨國企業承諾為科提供43億歐元資金支持。

【人民生活】據《2021/2022年人類發展報告》人類發展指數(HDI)統計,2020年,科在全球191個國家和地區中居第156比特。 全國82%的人口可享受基本衛生保健服務。 每7500人擁有一名醫生,每342人有一張病床,每千人有10部電話。 80%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瘧疾。 平均預期壽命男性58歲,女性63歲。

【軍事】科武裝力量由軍隊、憲兵、警詧和情報機構四部分組成。 其中軍隊於1990年12月由武裝部隊和原總統衛隊合併而成。 編制為指揮和支援連、兩個戰鬥連和總統安全分隊。 實行志願兵役制,軍官、士官從高中畢業生中招募,服役年限根據需要而定。 阿兵哥不定期招募,無嚴格年齡限制,一般服役15年。

總統為軍隊最高統帥,總統府國防國務代表(相當於國防部長)和參謀長負責實際工作。 法國與科簽有“防禦協定”,負責科海、空防務,其軍艦定期在科海域巡邏。 法在馬約特島設有海軍基地和駐軍司令部。

【文化教育】科教育分為古蘭經式傳統教育和現代化教育兩大系統。 古蘭經式傳統教育由地方集體辦學,國家不干涉。 現代化教育採用法國模式,由科教育部管理。 學校用法語、科摩羅語和阿拉伯語教學。 學制為小學6年,國中3年,高中4年。 其中高中分為普通高中和職業科技高中(學制3年)。 小學入學率65%,中學17%,成人(15歲以上)文盲率44%。 2003年11月,科第一所大學科摩羅大學成立。 此外,國外提供獎學金是科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徑。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科教育經費預算一直占國家預算總額的22%左右,教育工作者占工薪人員的40%。

【新聞出版】科無通訊社,國際新聞主要採編自法新社,國內新聞由官方駐各地記者供稿。 法文《祖國報》是官方報紙,時有科摩羅語版面。 主要在國內發行,部分在法國銷售。 科摩羅廣播電臺是國家電臺,於法國殖民統治時期成立,主要用科摩羅語播音,每天用法語播報三次新聞,有時也用阿拉伯語、馬拉加西語和斯瓦希裡語播音。 1991年4月,由德國無償援建的中、短波發射台投入使用,可覆蓋全國四島。

2006年5月,中國援建的國家電視臺正式開播,並開始每天轉播中國中央電視臺法語頻道節目。 2012年,中國中央電視臺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在科摩羅落地。 昂德昂島有一家私人電視臺,用科摩羅語播送地方新聞並轉播法國電視臺節目。

【對外關係】重視與印度洋鄰國的團結與合作,主張建立印度洋和平區,積極發展同阿拉伯國家關係。 是非盟、阿盟、印委會、環印度洋聯盟、東南非共同市場、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成員國。 自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擔任非盟輪值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