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護照

Argentina passport

阿根廷护照
  • 105
    免簽
  • 36
    落地簽
  • 8
    旅行授權
  • 49
    需要簽證
ISO代碼 AR
承認雙重國籍
地區人口 46,245,668
簽證要求:
大洲 護照國家 簽證狀態 有效天數 操作

基本概況

【國名】阿根廷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Argentina,República Argentina)。

【面積】278.04萬平方公里(不含馬爾維納斯群島和阿主張的南極領土。資料

【人口】4589萬(2022年)。 白人和印歐混血種人占95%,白人多屬義大利和西班牙後裔。 印第安人口95.5萬,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為馬普切人(Mapuche)。 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 73.9%的居民信奉天主教,6.6%的居民信奉新教(2020年)。

【首都】布宜諾賽勒斯(Buenos Aires),人口312萬(2022年)。 首都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7℃,全年降雨量1313.1毫米。

【國家元首】總統哈維爾·米萊(Javier Milei)。 2023年12月10日就職,任期至2027年12月10日。

【重要節日】國慶日:5月25日; 天煞-地球反击战:7月9日。

【簡況】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東瀕大西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西鄰智利,北與玻利維亞、巴拉圭交界,東北與烏拉圭、巴西接壤。 南北長3694公里,東西寬1423公里。 陸上邊界線長25728公里,海岸線長4725公里。 北部屬熱帶氣候,中部屬亞熱帶氣候,南部為溫帶氣候。 年平均氣溫北部24℃,南部5.5℃。

16世紀前居住著土著印第安人。 16世紀中葉淪為西班牙殖民地。 1810年5月25日爆發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五月革命”,成立了第一個政府委員會。 1812年,民族英雄聖馬丁率領人民抗擊西班牙殖民軍,於1816年7月9日宣佈獨立。 此後阿長期處於動亂和分裂狀態。 1853年,烏爾基薩將軍製定了第一部憲法,建立聯邦共和國,烏成為阿制憲後第一任總統。 1860年改為共和國。 20世紀30年代起出現軍、文人交替執政局面。 70年代中後期,軍政府曾對左翼反對派人士進行殘酷鎮壓。 1982年同英國因馬爾維納斯群島主權爭端爆發戰爭,後戰敗,軍政府倒臺。 1983年激進黨的阿方辛民選政府上臺,恢復並大力推進民主化行程,民主政體逐漸鞏固。 正義黨領袖梅內姆自1989年起連續執政十年,推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阿經濟一度有較大發展。 梅執政後期,阿經濟轉入衰退,社會問題日益突出。 1999年激進公民聯盟候選人德拉魯阿當選總統後,未能遏止持續三年的經濟衰退。 2001年12月,阿爆發嚴重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危機,德被迫辭職。 此後阿形勢嚴重動盪,十日之內數易總統。 2002年1月1日,正義黨人杜阿爾德被國會推舉為總統。 2003年5月,正義黨人基什內爾就任總統後,阿經濟快速復蘇,政局穩定,民生改善,國際和地區影響力回升。 2007年10月,基什內爾總統夫人克莉絲蒂娜作為中左翼跨黨派聯盟“勝利陣線”候選人贏得大選,成為阿歷史上首位民選女性總統。 克執政後,基本承襲基什內爾政府各項內外政策,並於2011年10月成功連任。 2015年11月,反對黨聯盟“我們改變”候選人馬克裏當選總統。 馬克裏實行自由市場經濟,减少政府干預,提升經濟競爭力。 2018年,阿根廷經濟金融形勢多次劇烈波動。 2019年10月,阿舉行大選,左翼聯盟“全民陣線”候選人費爾南德斯當選總統。 費爾南德斯摒弃前政府新自由主義發展模式,加大政府干預力度。 但受新冠疫情、百年不遇旱情等影響,通脹率、失業率和貧困率不斷升高。 2023年11月,極右翼“自由前進運動”領袖米萊在大選第二輪投票中擊敗左翼候選人、時任經濟部長馬薩,當選新一届總統,並於同年12月就職。

【政治】2023年11月19日,極右翼“自由前進運動”候選人米萊當選阿根廷新任總統,並於12月10日就職,任期4年。 米萊總統上臺後,在中右翼政黨支持下,即大力推行系列自由主義激進改革政策舉措,受到左翼強烈反對。

【憲法】1853年製定第一部憲法。 1994年8月22日,憲法經第四次修改後實施。 修改後的憲法規定:阿為聯邦制國家,實行代議制民主。 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兼任武裝部隊統帥。 總統通過直選產生,任期4年,可連選連任一次。

【議會】阿根廷國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构,由參、眾兩院組成,擁有聯邦立法權。 參、眾議員均由直選產生,可連選連任。 參議院72席,全國24個省區各3席。 參議員任期6年,每兩年改選1/3。 眾議院257席,由各省區按人口比例分配。 眾議員任期4年,每兩年改選1/2。

2023年10月22日,參、眾議院分別改選130名眾議員、24名參議員,各主要黨團在議會的席位如下:

黨團名稱

眾議院

參議院

團結為祖國

99

17

自由前進運動

39

6

共和國方案黨

37

7

激進公民聯盟

33

13

聯邦聯盟

16

3

聯邦創新黨

8

2

公民聯盟

6

16

其他政黨

18

8